演員:桑德琳.波奈兒(Sandrine Bennaire)
飛力浦.托海頓(Philippe Torreton)
格奇里.迪洪傑(Gregori Derangere)
愛蜜麗.德奎恩(Emilie Dequenne)
法國 / 2004年 / 10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法國凱撒獎 最佳男主角等三項大獎提名-法國首週票房冠軍電影
在海上,他們是摯友; 在岸上,他們卻成情敵…
全片在法國西北部海邊的漁村威桑島和一座聞名的「朱蒙燈塔」實景拍攝, 美不勝收的景緻和法國目前最當紅的明星,成就了這段雋永絕美的愛情故事…
◎ 劇情簡介
六Ο年代剛剛結束阿爾及利亞戰事而受傷退役的青年安東尼,被政府分發至法國西北部的威桑島,擔任朱蒙燈塔的管理員。由於輪班的管理員孟吉ㄧ直希望這份空缺留給自己的弟弟,故慫恿伊文眾人聯合寫信抵制。
伊文的岳父原本也是燈塔管理員,去世後留下空缺,伊文認識妻子瑪貝後,費了兩年的時間才爭取到這個職業並且與瑪貝結了婚,可惜瑪貝不能生育,留下一點遺憾。伊文當然了解這段緣由,故意將信扣住不寄,卻由此得罪了其他燈塔的管理員。
安東尼雖然左手受傷,但俊秀的臉龐立刻吸引村內婦女的議論,尤其是酒吧老闆的女兒布莉琪對安東尼傾心不已。其實安東尼與瑪貝在初見面時就被對方深深吸引住,但兩人都極力隱忍著。
安東尼為了打發在岸上的時間,遂到沙丁魚罐頭工廠打工,由於他是唯一的男生,故受到許多人的青睞,但安東尼的目光焦距卻始終在瑪貝身上。
國慶日夜晚,伊文獨自在燈塔上值班。而岸上的舞會中另一名管理員泰歐藉機與安東尼起衝突,但安東尼不還手,使得瑪貝生氣地指責他並要他振作起來,沒想到由此激盪出兩人的火花,在施放煙火的暗巷中兩人發生了關係。這些過程被沙丁魚罐頭工廠的老闆發現了。而此時伊文在燈塔上施放煙火,安東尼的內心充滿了愧疚與不安,卻又似乎無法割捨這份情感。
伊文生日時請安東尼到家中作客,安東尼將瑪貝父親送她的手風琴還她,並表明他決定在值完最後一班時離去。但在伊文與安東尼上燈塔前,沙丁魚老闆有意無意地透露安東尼與瑪貝之事,伊文憤怒指責老闆太多事,心中卻苦痛無比。然而在燈塔上遭逢狂風暴雨襲擊時,安東尼為了放一隻海鷗飛離而跌出圍欄外,伊文原本置之不理,但最終還是救起了安東尼。
這一切的過往是從伊文的女兒回海邊賣房子時,發現一名叫安東尼的作者寄來一本「我的世界盡頭」的書,閱讀後才知道安東尼是她的生父,由此也決定不賣房子,因為也許哪天當船員的安東尼又會回到此地也說不定。
◎ 賞析
面對浩瀚無邊的大海,海邊小鎮看似與寬闊大海融為一體,但從某個層面而言,除了大海之外,小鎮反而變成一種閉塞的空間。
瑪貝十七歲時接受外來的伊文追求,兩年後伊文娶了瑪貝,這意味著瑪貝再也無法離開這個海邊小鎮,對於繁華的巴黎似乎只能建構在腦海中的想像。
瑪貝與伊文的生活並非全然不幸福,但唯一的缺點是沒有孩子,對於這一點,伊文將責任推給了妻子瑪貝。問題是瑪貝與安東尼有過激情後卻生下了女兒,這一點使得觀眾不得不思索一個問題:意即伊文與瑪貝的床第之間必然出現某種不協調,雖然導演在這個議題上只放置一些點狀,但當罐頭工廠的老闆向他透露安東尼與瑪貝的曖昧時,伊文反而對老闆不悅相待。究其原因不難理解,伊文面對妻子的轉變豈有不知之理?也許維持原狀是情非得已,卻也是一種難堪的抉擇。
然而面對心愛的妻子外遇,伊文豈能全然冷淡處理大而化之?風雨之夜他的心中是極端掙扎的,見到安東尼救了一隻海鷗,卻又放任他掙扎於燈塔邊緣,伊文的心碎了,猶如燈塔的燈熄了一般,當下他的取向其實是全面毀滅的。但最終畢竟人性善的一面勝出,伊文從燈塔欄杆外救回了安東尼;也和安東尼及時點燃了燈塔的照明。當光亮再度投照而出,不僅救了即將觸礁的漁船,其實也映照了伊文自己心中蒙塵的陰暗。
瑪貝的心中其實充滿著希望與想像的,年輕時就與伊文結婚,伊文為她而留在燈塔工作,卻也從而束縛了瑪貝的海闊天空。也許她永遠無法了解父親以手工打造的手風琴送她的意義,雖然這個道具只用來呼應瑪貝與安東尼的感情交集。相較於安東尼在戰爭中承受的手傷與心靈壓力,兩個人的相遇不只是情感的交融,更多的面向是在彼此身上尋獲自己極需的渴望。
或許是阿爾及利亞的戰役使得安東尼開始重新面對這個世界,這一點也慢慢影響了伊文,從而兩人在工作之餘彼此相知相惜,這也是伊文寧可得罪其他同事而不願將信寄出的原因。在這個閉塞的海邊小鎮其實處處充斥著排外心結,伊文在過去也是「受害者」,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才算完全被村人接納。也因為這樣,伊文在潛意識是相當同情安東尼的。
安東尼曾提議在國慶日時由他駐守燈塔,因他習慣孤獨一人,但伊文沒答應,這點也正好說明伊文與瑪貝之間極其微妙的夫妻關係。
伊文開了一個玩笑,上燈塔前偷了一批煙火,等岸上放完了,獨自在燈塔上放煙火。岸上慶祝的村人樂不可支,但同時間卻是安東尼與瑪貝第一次的偷情。暗巷中狂野粗暴的交會,映照著伊文在燈塔上的煙花發洩,導演的意圖是相當明確的。
其實伊文看守燈塔前擅長做椅子與傢俱,對照安東尼是修錶的師傅,兩人卻在這個海邊小鎮相遇而交集,這一點是相當有趣的。
伊文利用在燈塔的時間所作的椅子全送到教堂內,但別忘了才來一年的神父尚在練習釣魚以便被村人接受;安東尼的修錶技術幾乎是全部放棄了,原因是過去的戰爭傷痛使他全力忘卻「時間」的存在;而空無一人的教堂卻擺滿了伊文所做的椅子,其意義都是兩人在生命意義中因為困頓而刻意顯現的疏離。
但當兩個逐漸相知的男人在瑪貝身上找到了共同的交集。伊文自然無法承受瑪貝的背叛;而安東尼當然也滿心愧疚,更何況又有一個煽風點火的沙丁魚罐頭工廠的老闆在推波助瀾。
燈塔上的那隻貓應該是伊文的老丈人留下來的,只可惜伊文眾人並不見得那麼在意貓的存在,好幾次伊文還被貓爪抓傷,但安東尼卻受到貓的親近,這自然是導演的意象影射;也由此為瑪貝的出軌提供了一些辯正與思維。
安東尼曾經自剖是狙擊手,使得他的心靈受到極大的創傷,受傷的那隻手是他贖罪的見證。選擇燈塔只想遺世獨思,上天卻安排他遇上瑪貝,也在她身上留下一個結果;然而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大海當一名船員。也許過去的心靈創傷必須以浩瀚無邊的大海才能洗刷,然而他是否知道在那海邊小鎮曾留下一名女兒呢?
本片以倒敘的手法,由瑪貝的女兒欲賣海邊房子開始敘述,在門內接到安東尼寄來的書「我的世界盡頭」,逐漸從書中的敘述中得知,自己的生父正是安東尼。於是在約定第二天簽約之前,決定將房子留下,因為她相信總有一天,安東尼一定會再度回到這個小鎮的。
本片以六Ο年代的復古背景,敘述了一段感人的外遇情感。這段情緣看似簡單,其實是複雜多變的。雖然敘述過程中因段落與區塊的強行堆砌而使得人物心境的轉折有些模糊,但這種跳接的手法卻也是近代新銳導演所樂於採用的。原則上尚不致影響觀眾的觀賞與理解。
以「燈塔」為背景的故事甚多,但「朱蒙」燈塔的壯闊與驚險使得本片生色不少,也連帶地使得這部影片有了更值得觀看的有利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