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蕭蘋‧哈瑪多娃(Chulpan Khamatova)
貝里滋‧布萊楚(Moritz Bleibtreu)
阿杜‧木汗米雪諾夫(Ato Mukhamedzhanov)
德國 / 1999年 / 107分鐘
十七歲的少女與走私為生的父親、智障的哥哥四處尋找肚裡孩子的父親…
◎ 劇情簡介
在中亞地區的某一個小鎮因屬三不管地帶,故三教九流及走私客都會匯集或經過此地。瑪拉卡今年十七歲,母親早年亡故,她與父親薩法及因參與阿富汗戰爭受傷以致智能不足的哥哥納瑟汀一起生活。
瑪拉卡喜歡跳舞,也喜歡觀賞劇團的演出,她最大的期望是有朝一日能成為演員。這一日一個劇團來法可這個小鎮演出莎士比亞的劇目,但瑪拉卡與父兄一起外出賣兔子,趕回鎮內時戲已經演完了。傷心又生氣的瑪拉卡獨自一人在樹林中生悶氣,但在黑暗中一名演員自稱是「湯姆‧克魯斯」的朋友與她搭訕,一時受到蠱惑的瑪拉卡雖然只聽到對方迷人溫柔的聲音,在看不清楚對方的臉孔竟與他發生關係。而第二天這個劇團就開著飛機離開了。
兩個月後瑪拉卡才發現自己月信未來,並在參加豐收歌舞團演出時暈倒,這才知道事態嚴重。她由友人蘇蓓陪同去找醫生墮胎,沒想到醫生卻遭受流彈波及而死亡。瑪拉卡也去找女巫欲使邪術墮胎,幸父親與納瑟汀趕到才將她救回。
父親與納瑟汀決定帶她到各城鎮尋找那名演員,但抓回的演員都不是與瑪拉卡發生關係的人。瑪拉卡甚至想以賣血來貼補家用,正巧警察前來巡察,捐血車遂急急逃逸,但假冒醫生的阿利克還是好心地給了瑪拉卡一筆捐血的錢。而當瑪拉卡搭火車時,竟發現阿利克是一名賭徒,被一群同夥欲推下火車,瑪拉卡假稱她與阿利克是夫妻而一同被趕下車。感激救了他一命的阿利克決定當孩子的父親,兩人回到法可,父親為他們兩人舉行一場盛大婚禮,但沒想到天空突然掉下來一頭乳牛,將父親及阿利克同時壓死。瑪拉卡再度變成村人詛咒的對象。
這一日開著飛機的劇團又來到法可,駕駛員普希金大言不慚地表示因偷運乳牛時乳牛狂奔,遂將乳牛從飛機上推下,此時瑪拉卡才知道普希金是害人的凶手,而普希金也認出瑪拉卡是那天晚上與他發生關係的女孩。他雖表示要娶她,但瑪拉卡和納瑟汀以槍相逼欲教訓他,竟將他嚇得變成植物人。村人再度詛咒並攻擊瑪拉卡,納瑟汀要瑪拉卡逃上屋頂,然後接上電力,屋頂下的兩支吊扇轉動後竟將屋頂上的瑪拉卡帶上空中並飛離這個城鎮。
◎ 劇情分析
故事的背景放置在中亞的小鎮上,使得影片的背景顯得既陌生又熟悉,這似乎更符合了導演在本片所採用的魔幻寫實的影片調性。
正是基於這種特殊的詮釋手法,劇中人物的性格也變得略顯誇張而童話般地吸引人。瑪拉卡這位鄉村姑娘最大的心願是成為演員;演員是在詮釋虛擬的人物,基本的立足點是不確定的;而她的哥哥因參與阿富汗戰爭受傷後變成智力衰退的人,他每天將自己幻想成一架轟炸機,凡經過的所在都必須消除邪惡;瑪拉卡的父親是一名走私客,這種經過特殊安排的角色正好像三足的鼎將戲劇的動力拱上一個完美設定的位置。
事實上「誰」片的定位雖為魔幻寫實,但在寫實的情節上卻更有不凡的表現。正確地說是導演揮動著神奇的指揮棒,將所有的意旨與形式透過各種的可能作完整的呈現。如果你童心未泯那不妨將之視為一部童話電影;如果你崇尚愛情,將會感受到一種真摯的赤誠;如果你是極具主見的女性主義者,那也能在本片中追尋到許多的訊息。
正因為要容納這麼多的訊息,就必須營造一種特殊而全新的風格,這也使得本片得以在世界影壇上獲得許多佳績;並被中國時報評為年度十大外語片的榮銜。
瑪拉卡雖趕不上看戲,但卻被演員普希金以刻意裝扮的磁性聲音騙去了她的童貞。正如天上的月亮一般看似如此接近,但卻是遙不可及,她的愛情與渴望全部陷入幻境中。在看似虛幻中卻又有一樣真確的麻煩
──
她懷孕了。或許命運使然,瑪拉卡要墮胎時,醫生卻遭流彈射殺而亡,這更牽扯出本片的另一項特質,亦即在形形色色的詼諧追逐中其實都是透過瑪拉卡肚中孩子的主觀鏡頭來詮釋的。
當生命有了起源,一切都還是混沌未明之際,小孩目光的顯示是全然無邪而赤誠的。也正因為這樣奇特的觀點,現象界的每個角色都變得奇幻而閃爍,在互動中雖有著略顯誇張的言行,但卻是符合稚幼童心的;透過這樣的安排,觀眾自然也就更能貼近並感受瑪拉卡肚中孩子的心聲了。
對尚未出生的孩子而言,他的生命被創造時正是個月圓的晚上,這也是原文(Luna
Papa)的原意。他期許早日找到月亮爸爸,於是這個家族便動員起來。瑪拉卡的父親與哥哥納瑟汀開始在每個城鎮的戲院尋找讓瑪拉卡懷孕的演員,雖然瑪拉卡在夜色中並不知道他的長相。但世上似乎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每次衝入戲院綁架演員都造成動亂,但這是父親對女兒的愛與關懷;他對女兒的承諾是如此的純真與自然,於是一切看似荒謬的暴行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這個家族的三個人其思惟角度與範疇其實與瑪拉卡肚中孩子的思惟相當接近的。瑪拉卡負責照顧精神有異狀的哥哥納瑟汀,有時見到哥哥受人欺負,她會奮不顧身動手解圍。這好比是母親照顧兒子般執著與認真。編導在納瑟汀與肚中嬰兒之間其實牽動了一條若有若無的絲線,這必須透過思索才能了究兩者之間的關連。而父親的衝動果敢,更是這趟尋找之旅重要的動力,這一切在精神領域中是有其共同的說詞與辯証的。
瑪拉卡生長的環境充斥著虛偽與詐騙,相較之下她與父兄三人反而更顯得善良而正直了。瑪拉卡在半途中想賣血賺取一點費用,但卻是阿利克的騙術之一;而阿利克算得上仍有點良心,離開之前還拿了一點錢給瑪拉卡,但也促成瑪拉卡在火車上救了詐賭的阿利克,而阿利克也願意成為孩子的父親。
這一段戲是真實的故事。編導在中亞廣闊的土地上,聽到一名懷孕的少女告訴他們說:一架運牛銷贓的飛機上不慎掉下一頭牛,造成海上的漁船翻覆,而在海上遇難的三個人正是懷孕少女的父親、哥哥及未婚夫;但每當她向人提起這件事,不但無人相信,反而都嘲笑她很會編故事。
「誰」片的劇情是從空中掉下的牛正好壓死了正要與瑪拉卡結婚的阿利克以及她的父親。於是被視為邪惡的瑪拉卡立時又再變成為村人攻擊的目標,且這回村人不再只是對她咒罵或吐痰而已,群起激憤下眾人似乎非置瑪拉卡於死地不可;且此刻唯一能救她的只有納瑟汀了。
納瑟汀帶瑪拉卡逃到一間房子的屋頂,然後接通電源,於是屋頂下的兩具吊扇立時成為類似直升機的動力,整座屋頂像阿拉伯的神毯一般緩緩飛了起來,然後戴著瑪拉卡飛向遙遠的天際。
最後這一段的魔幻情節是編導刻意設置的超現實結局,因為在人的現象界中一切都是如此的虛偽與欺詐,那留在這個令人失望的地方就算找到銀色爸爸又能如何?在一切都瀕於瓦解的臨界點中,似乎只有寄託在天際皎潔的月亮才是嬰兒心中真正的期許吧?
「誰」片其實是有結局的,這結局必須觀眾在今天晚上或八月十五日的夜晚抬頭仰望偌圓的月亮後,答案自然就會在心中浮現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