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阿里安娜.貝尼戴提(Arianne Benedetti)
主演:瓦萊麗.多明戈斯(Valerie Dominguez)
羅賓.杜蘭(Robin Duran)
巴拿馬 / 2019 / 105分 / 保護級
禮讚:2018年洛杉磯電影獎第3屆最佳劇情、最佳影片、最佳新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合奏
因艱困環境被迫分開,因不朽的愛再次團聚…愛,讓一切圓滿……
◎ 劇情簡介
約書亞與米婭是一對兄妹,不幸的是在他們還小的時候,父母因為吸菸引起瓦斯爆炸,父親當場死亡,母親則在醫院內交代約書亞要好好照顧妹妹之後也斷了氣,因為幼稚園男女分開,故兄妹二人被分別送到不同的孤兒院,幸好經過院內一名綽號外國人的老大,使得約書亞和米婭得以重逢。
兄妹二人尋得一處可安身立命之處,也認識了一名加拿大人,在他保護下,米婭逃過被醉漢強暴的命運。約書亞在一家餐廳中拜託女老闆讓他們晚上整理店務換得更安全的處所,兄妹二人也慢慢在白天去演默劇,賺取一些小費。
長大後的米婭去申請美國心理學院巴拿馬分校的課,教授克里斯費尼非常欣賞她的見解,立刻答應她全額補助的入學申請。於此同時,一名叫路易斯的律師向兄妹表示當年其父母有申請保險,並以保險公司刻意忽略而提出告訴並獲得高額賠償。於是兄妹兩人再加上米婭的密友瑪妮共同開了一家餐廳。
米婭特別送邀請函給費尼,費尼其實已經愛上了米婭,便答應去餐廳。而後兄妹二人又到別家酒館喝酒,一名高壯的人上來搭訕,被米婭拒絕。雖然發生衝突,這名歹徒知難而退,但卻在外面暗巷夥同另外兩個人伺機報復,果然兩名歹徒架住了書亞,另外一名欲強暴米婭,最終約書亞掙脫兩人,衝向那名歹徒,結果歹徒拿出刀子殺死了約書亞。
米婭陷入了痛苦之中不言不語、也不吃東西,費尼不斷地勸慰,但卻於事無補。於是費尼在海邊租了一棟房子,請瑪妮與米婭處暫住,而他在假日時再去陪伴她們。
此時警方有抓到五名嫌犯,要米婭去指認,米婭雖然認出第四號就是殺人凶手,但她卻搖頭表示並無凶手在其中。這一日米婭快樂地來找費尼,兩人激情過了一夜,而第二天早上米婭開車找到那名凶手,等到他要過馬路時,米婭開車加足油門撞死凶手,然後米婭舉槍自盡。費尼聽到消息時,已經無法挽回。律師將米婭自己寫的東西交給他,費尼便據此完成了一篇著作。
◎ 劇情分析
在臺灣較少有機會看到巴拿馬的電影,「愛永遠都在」算是一道流星般地出現在臺灣的電影市場上。雖然在「愛」片的角度上呈現了另類的詮釋方式——兄妹之情,也刻意地避開了巴拿馬較為貧困的社會問題,可以說是一部令人驚豔的小品,但其中的編排卻還是令人回味。
一部電影的鋪陳必須要以一個具象的「事件」呈現後,才能有條件地將故事不斷地接軌,從而給予故事的結局,這是劇本創作的基本條件。
本片的事件開始於母親原本開了瓦斯,但始終點不著火,同時也有另一件事吸引母親去處理,於是瓦斯就這樣漏氣了。而母親送走孩子後,為了抽菸,撒嬌地要丈夫為她點菸,於是悲劇就發生了。也就是說若無瓦斯爆炸這個「事件」,「愛」片根本就無法成立,這個故事的後續也就不存在了。
在一九八八年波蘭導演的「十誡」,十部影片全部在當時流行的大樓社區拍攝,裡面也有許多次點瓦斯爐的畫面,而他們使用的方式與「愛」片母親點瓦斯爐的情形一模一樣,都是先打開瓦斯,再用火柴點火。這種情形在過去的臺灣也曾使用過。但沒多久,臺灣市面上就開始有了「自動點火」裝置的瓦斯爐上市。
這雖然是在廚房的一項簡單的進步,但其實是臺灣民主工業的實力展現。從電影內容的呈現,我們可看出那個世代的生活狀況,甚至也更能了解當時那部影片的文化背景。
全世界都有遊民的情況,影片中出現一名加拿大的老人,這個問題是值得探索的。也許任何一個國家在其他國的人民眼中,都是具有相當吸引力的。在抱著打天下的心態去到他國異鄉,也許很快就有了機會而成功;但也有可能時運不濟,遂導致流落他鄉,流落為街友。
很多人把人的成功與失敗歸咎於命運使然。這句話只說對一半,因為在成敗之間,都是此生在出生之前,由本心阿賴耶識提供了習氣種子與業識種子。這也就是說此生會走多少所得、會遇上甚麼姻緣,其實都是七轉識的種子(功能差別)的作用。
在當遊民的期間,其實並不很長,雖然兩人個子一樣高,但約書亞謹記母親的交代,照顧米婭就成了他的天職,這也造就了約書亞豁盡生命也必須周全米婭的安危。同樣的情形也在米婭的心中滋長,兩人的兄妹之情其實已經逾越傳統的價值觀,也就是像結拜兄弟的誓言: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那種精神。
律師的出現,使得兄妹二人獲得不少的保險補助,而此時米婭也開始要申請碩士班的課程,也從這方向便有了米婭與費尼的一段情感。但在這之前,影片所呈現的是相當迷糊但卻又意有所指的方向,那就是米婭與瑪妮之間的關係。正確地說在此之前,米婭與瑪妮的關係應該是屬於同性的親密關係。這種情形在國外以雙性戀的姿態呈現的其實是相當普遍的。只是影片在處理這件事時有些刻意地避開,偶爾用對白來影射或呈現這件事。
人生有很多事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若不是兄妹兩人去夜店喝酒,憾事就不至於發生。但電影故事是一種主觀呈現,故事必須符合「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標準條律,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與賞味,因此約書亞的死亡變成了必然。
也因為如此,米婭的心情便開始轉換成為哥哥過去照顧妹妹的心理與情緒。而這也是這部影片不同於其他影片之處,猶如片頭所言,這段故事是超越性愛或其他各種的感情付出,費尼是心理醫生與教授,但卻也很難去詮釋這段應該是兄妹之情的愛,但世間的事很難找到一個定律、在世間法中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發生的,而人也只能在事後緬懷與思懷罷了。
世間處處都有悲歡離合,而人生的八大苦是一種提示,活在這個「堪忍」的世界中,面對的無非都是業緣的侵擾,但人卻不能逃避它,在承受之間,其實也是一種還債,但若能真正靜心回首,不難發現這一切令人痛入心扉的過程其實都是虛幻的。
這個六塵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出生的,因此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中說除了真心實際的本心之外,其他十八界都是被出生的,而生出後最終必然會滅。以上簡介唯識學的一些真諦看法。
或許是業緣的關係,米婭在辨識五名犯人時,明明已經認出四號正是殺死約書亞的凶手,但她卻全面否定了,因為如果由國家法律來逞罰凶手,那她就無法像約書亞一樣來維護她,而這種認知是無法在天秤上取得心靈的平衡,她必須以自己的力量為約書亞討回公道。
這種情形在一般的人性對待中,是不會採取如此極端的情形,將凶手揪出、讓凶手得到法律給他的制裁,這才是最合情合理。但這似乎就失去了本故事的真正神髓。而親自去懲罰凶手之前,米婭將資料交給律師,自己也以愉悅的心情去迎接費尼的一夜狂歡。最終在撞死凶手之後,以手槍在車內自殺而亡。故事由此而顯得不同凡響,但對人性與生命過程還是有許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場場免費、親臨講評!這是為喜愛黃英雄老師藝術電影賞析的好朋友們準備的園地, 多年來有超過1500部以上的電影導讀分析(請點選右邊電影導讀分類的片單歷史)、黃老師的武術集錦(請點選右邊電影導讀分類最下面),如有任何的批評指教,歡迎留言與我們連絡。 感謝!!
【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愛永遠都在 (Beyond Brotherhood)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