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接線員(The Receptionist)

導演:盧謹明
主演:紀培慧、陳湘琪
臺灣 / 95分 / 2017 / 輔導級
禮讚: 台灣億萬監製、英國金獎團隊傾力製作
    金馬國際影展首映口碑沸騰
    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女配角紀培慧
    金馬獎影后陳湘琪領銜主演

本片是隱喻現代年輕人的普遍處境,探討人性在現實下,是否能不迷失於金錢權利誘惑的議題…

◎ 劇情簡介     

  二00八年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了全球的經濟。從台灣到英國留學的小袁(緹娜),結交了一位英國男友法蘭克,這一日法蘭克愁眉苦臉地告知,他被解僱了。

  緹娜四處找工作,但唸文學系的她似乎四處碰壁,而法蘭克也找不到工作,眼看繳房租的日子在即,緹娜經一女人提示給她一個電話,緹娜循電話找去,是一名中年婦女莉莉開的按摩院。

  雖名之為按摩院,但其實是為男人體對體的按摩,最後是口交結束。莉莉本來要緹娜接客,但為緹娜所拒,最終莉莉還是留她下來,用手機負責聯絡,並且要技巧地不能讓客人相互見面。為了活下去,緹娜勉強接了這份工作,一天賺個五十鎊,而她也繼續找尋工作,她相信絕對有機會找到工作。緹娜回去告訴法蘭克,她找到一家出版社的工作,並隨便編了一個出版社的名字。

  在按摩院內,有一名原本是旅行社經理的莎莎,她與英國男友發生關係,並生下小孩後,男人棄她不顧,遂使莎莎必須在按摩院工作,但因她年紀稍長,故生意愈來愈差,莎莎不只一次要緹娜暗中將客人轉給她。新進的一名大陸妹安娜,常常受到客人惡意對待,而來自馬來西亞的阿妹,似乎也常被客人整得病倒在床上。

  緹娜也要負責煮東西給眾人吃,這一天煮了麻油雞,但味道不佳,反倒是莎莎動手炒了幾下,加了佐料,立刻成了大家懷念的家鄉口味。

  有一天莉莉發現自己皮包的錢似乎短少,遂要搜查眾人皮包,其實真正偷錢的人是緹娜,她急忙將錢塞到安娜的皮包中,莉莉很生氣,遂將安娜趕出。提著皮箱不知何去何從的安娜在機場被逮,最後死在陸橋下。

  其實莎莎一直知道是緹娜偷錢,但卻不舉報她,因緹娜主動向她道歉。兩人為了完成安娜的遺願,替她遊覽了英國的泰晤士河。而此時,緹娜在按摩院上班的事,被法蘭克知道,並將之趕出,她只好住在按摩院內,但半夜又遇流氓來搶錢,幸好緹娜逃出,並假裝警察趕來救了眾人,傷心的緹娜最終還是回到自己故鄉六龜。

◎ 劇情分析

  二00八年雷曼兄弟引發的世界經濟崩潰,使得全世界都掉入大蕭條中,很多人因而失去了工作,從而陷入經濟危機之中。

  二0二0年其實比起二00八年的事件來的更嚴重,只是後續的問題尚未真正顯現,一般人尚無法感受到,因疫情之後即將帶來的經濟萎縮,從而百業蕭條,甚至會受到更大的倒閉潮與失業潮。

  「接線員」的故事背景,是在二00八年的倫敦,而劇中人物除了來自台灣與馬來西亞之外,尚有偷渡來英國的大陸妹。

  她們的共通點都是華人,就連老鴇莉莉也是華人,她們從事按摩工作,所謂按摩工作其實與台灣一樣,不可能純粹是按摩,更進一步的是體對體的摩擦,最終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口交;另一種則是交媾。

  影片的敘述似乎直指口交,完全沒有交媾的交待,或許是為了民族的自尊,因此止於口交,便能減輕一些罪惡感,但卻也因此失去了影片的虛構與真實的辯證。當然也就失去了許多應該呈現的質感。

  女主角緹娜去英國念文學,因此她能適應的工作似乎不多,而當一家出版社的主管原本考慮聘僱她,但發現她在按摩店上班時,立刻前往想佔她便宜,於是當文學遇上人性現實時,幾乎是潰不成軍。這是相當妙的對比與諷刺。尤其是抱著滿懷的憧憬,瞬間在卑劣人性顯現時,讓人感到更難以言喻的難堪。

  就腳色而言,莎莎反而是更為突出的,她已屆中年,故漸漸不受尋芳客的青睞。而她原本是旅行社的主管,但與英國男友有了兒子後,雖然千里迢迢尋夫而來,本以為能圓滿成立一個家庭,但男友卻不理睬,為了扶養兒子,莎莎不得不投入按摩院。

  這些相當有力道的故事,在劇情中只是一語帶過,使得原本相當立體的腳色變成相當平板,這一點是相當可惜的。但導演對莎莎的敘述,其實還有更令人讚嘆之處,也就是說,她明知緹娜四處偷錢,但她卻從未揭發她,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莎莎明瞭沒有錢的苦處,她隱忍至緹娜主動向她坦承偷錢的罪行。

  緹娜這個腳色,因為這個行為,而徹底在觀眾眼中被摧毀了,雖然緹娜以道歉來完結自己的罪行,但別忘了,因為她偷錢的行為嫁禍給安娜,導致安娜被莉莉趕出,而安娜是沒有身份的,而她的老家又需要她寄錢回去,於是安娜陷入近乎神經錯亂,在機場被警察逮捕。但下一個鏡頭,安娜似乎已經死亡。這之間或許被剪掉也說不定,但這種死亡卻是多了一項對緹娜的控訴。

  莎莎在緹娜要求下,兩人一起「替安娜」遊泰晤士河,因為安那一直有個心願,想去遊泰晤士河,因此這趟贖罪之旅便顯得相當諷刺了。

  基於此,緹娜這個腳色就變得相當不乾淨了,腳色的設定,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其設定應該是始終如一,雖然是為現實所困,但如此的行為導致後續令人不安的事件,便失去了敘述的準頭。

  反倒是安娜或莎莎,她們卻始終如一,從而詮釋了本身腳色的規矩。安娜就是窮,但窮得有骨氣,但在他鄉異域,卻讓來自台灣的緹娜害死了。這一點,我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心中真的相當不安。也許只是無心之過,但替安娜遊泰晤士河,這將如何對得起安娜,還有她家鄉的家人?

  莎莎在緹娜為眾人煮麻油雞時,稍微介入而加了麻油或米酒,於是屬於台灣的特殊食物,立即降伏了眾人的味蕾。這充分顯示了莎莎與緹娜的共同因子,來自故鄉的口味與記憶。這緊緊扣緊了來自台灣的心聲,也從而共同關注了每次下雨都很容易山崩成災的台灣六龜。

  六龜在高雄的山區,以前要進入六龜,必須經過好幾個山洞,而橫貫該村的水流常氾濫成災,使得六龜人苦不堪言。古時候因日本人在此開採農林產,因此造就這個地區的繁榮,倒也曾吸引很多外地人,來到六龜尋找新的契機。只是目前已經不再開採農林產,六龜便日漸失去它的往日光彩,而人口也逐漸外移。

  但家鄉畢竟是家鄉,緹娜最終還是回到六龜。這個年年遭受風災雨災摧殘的地方,還是必須要故鄉的人去經營。這猶如每個人的生命,時時刻刻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頓,應對方式難道只是逃之夭夭?

  緹娜從六龜到英國,這兩者之間的落差未免太大,本以為英國能夠符合她心中的伊甸園,雖然真正的理由是遇上經濟風暴,但若沒有這一場經濟風暴,緹娜是否真的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對人類試煉的可能與力量,這是對人類的一種試煉,如果沒有試煉,那人生未免顯得蒼白?佛法中有一種說法,接受任何的輕視和羞辱,其實更能減輕自己的業障。如果始終抱著這種態度去面對任何可能的衝突,其實反而能夠讓自己成長。

  但真正的成長,卻是以不傷害別人為準則,以緹娜為例,回到寧靜的六龜的她,日後是否真的能夠在思考起安娜之際,還是一樣平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