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我為琴狂 (Pianomania)

導演:勞勃‧西畢斯 (Robert Cibis)
演員:史戴芬‧克努佛( Stefan Knupfer)
   艾瑪爾(Pierre-Laurent Aimard)
奧地利 / 2009年 / 9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美國舊金山國際影展 最高榮譽金色大門獎
   德國烏茲堡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德國呂嫩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歐洲記錄電影獎 特別榮譽獎
   2010柏林影展「德國精選」放映盧卡諾影展「國際影評人週」
   入圍歐洲電影獎 最佳記錄片
紀錄一段狂熱、追求完美的音樂人生…

◎ 劇情簡介     

  世界文明的史坦威鋼琴工廠有一位專任的調音師史戴芬,他原本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師,但因體認到每位演奏家都必須以最專情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場的演出,或許他不願去面對這種太過投入而變得神經兮兮的景況,於是他選擇當一名頂尖的調音師,這部紀錄片便是以史戴芬的自我觀點來敘述他面對全世界最頂尖的許多演奏家在演出前的每一種景況與可能。

  史戴芬必須先聆聽每一位演奏大師的心聲與需求,尤其在音準分面的要求,甚至為了讓琴音能有更多餘的尾韻,就必須採用各種措施來補救。甚至每位演奏家的各種怪癖都必須解決,譬如聞名國際的中國演奏家郎朗在演奏時最怕椅子會突然崩解,因此每次都會問:椅子堅固嗎?只要獲得肯定的答案,他才能滿意與心安地演奏。而史戴芬應對的方式則是換另一張更重更堅固的椅子,雖然連這種小事都要操心,但史戴芬卻樂此不疲,甚至以最大的耐心去包容。

  紀錄片大約從艾瑪爾要錄製巴哈的「賦格的藝術」一年前開始,每位大師也都會選定一部鋼琴,甚至某些大師會與選定的鋼琴獨處交心。艾瑪爾原本選定109號鋼琴,在試彈及演奏幾次後甚為滿意,但109的音色很快就引起買家的注目,就在不久後就被人買走了,當艾瑪爾知道109鋼琴被人買走後,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人也像失落什麼而顯得沮喪不已。

  史坦威鋼琴再度提供245號鋼琴,而艾瑪爾也同意了,但當245號鋼琴搬入演奏廰時,史戴芬卻發現擊槌太窄,大約少了0.7公釐而無法使用,於是緊急調貨,最後在演出前以快遞寄來擊槌,而史戴芬也連夜趕工,將擊槌裝在固定的位置上。

  然而敏銳的艾瑪爾在演出錄音前的試彈,一再地否定245號鋼琴的優質性,於是史戴芬又調上一部780號,兩部鋼琴經過音樂廳的總監同意同時併置,但在比對音質上,艾瑪爾依然採用了245號。

  演出前還發生許多的問題,目的只想錄下最完全的音樂,而這一切都因史戴芬的耐心而最終實現了。

◎ 劇情分析

  一部鋼琴的完成就猶如一個人的誕生,因為完全以手工的方式打造,自然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呈現,以史坦威工廠所出品的鋼琴為例,每一部鋼琴都有著編號,這就像每個人都有出生年月日,甚至也由此而有了身份證明。

  其實每部琴跟每個人都一樣有其特色,鋼琴的特色表現在擊槌撞擊鋼弦之後產生的音質,於是一種琴聲便如實地灌入耳中。然而音律循其音階便有了音樂的規律與軌道,為了正確地呈現音階,於是一種特殊的行業調音師便由此誕生了。

  法國曾經拍攝了一部相當高水平的微電影「調音師」,是目前所有微電影中最具水準的。一名演奏失敗的鋼琴師,只好轉行當調音師,他突發奇想地冒充視障,因為基於對弱者的同情,使得調音師獲得更多的福利與小費,所謂的福利就是有些家庭主婦認為在視障調音師面前不必拘束,甚至有穿清涼衣服作瑜珈的。直到有一天他闖入了一家命案現場,他以為女主人(凶手)會因為他看不見而放過他,但他褲袋內的一本筆記本卻讓他洩了底,因為視障者需要什麼筆記本呢?

  一部鋼琴一移動,事實上就必須重新調音,但調好的音色常常因為氣溫或氣壓的變化而略加改變,其實一般人聽起來並沒有多大不同,但對一名調音師或專業鋼琴師而言就會有更多可議的空間。

  史戴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軸,他以專業的態度去面對世界頂尖的鋼琴演奏家,明知他們會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有時這些要求是近乎苛刻的,但史戴芬卻必須一一地為他們解決。

  這部紀錄片前後大概錄製了一年,有趣的是史戴芬有時會以後設手法的「我」來呈現,這就解構了過去許多紀錄片的意識型態,或許這是這部影片令人動容的創意。史戴芬有時也會面對鏡頭做主觀敘述,觀眾在鏡頭中可以感受到史戴芬的無奈與失落,他盡了最大的努力期望讓艾瑪爾作一次最完整的錄音,但在錄音開始前,艾瑪爾卻認為那部鋼琴一無是處,當下史戴芬只是無語,因為他知道他沒有沮喪的權利,當問題到手,唯一該做的事就是想盡辦法去解決它。

  音樂家有他自己的堅持,那是因為他們有過人的耳識,換句話說他們的耳朵能從音階中聽出聲音的各種「表情」與無限的變化,有時他們要求聲音能像翅膀一樣悠揚地飛翔;有時卻必須作無盡的迴盪盤旋,而這一切都必須來自擊槌與鋼弦在撞擊中產生他們希望的音域。

  喜歡玩音響的人也有許多怪異的行徑,很多人在拆卸又組合中換了不一樣的喇叭或線圈甚至調整音箱,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音效效果。而這些改變在外人聽來其實改變並不大,但為何這些玩音響的人會樂此不疲呢?這些道理其實與演奏家對鋼琴的要求是一樣的。

  有人說聲音是四維空間的產物,而佛學卻把聲音歸在十八界中的聲塵與耳識甚至是耳根的共融,有趣的是這似乎也與我們的本心有者重大的關連性。換句話說,某種角度必須理解或承認,聲音原本也是我們自身第八識所出生的,這些近乎哲理的說詞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懂,但卻是生命中許多現象的真實。

  對於聲音的執著也是對生命的某種堅持與認真的態度,一個音階的產生除了各種元素的組合之外,這些現象的背後必然有著某種被依附的最初緣由,這不是一種思考的問題,反而是在當下就已經俱足。

  或許有人願意用「美學」來加以詮釋,然而美的呈現則必然有醜的另一面對立,而美既然被創造,那顯然也會被幻滅。若是如此,聲音有沒有可能不被消失呢?佛學解釋這種情形稱之為「非一非異」,「俱與不俱」,在否定中有著肯定;而在肯定中也有著否定。正因為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去看待,這個聲音才會成為當下,也才會在哲學或生命的觀點中發光發亮,而那擊槌的當下才能變成真正的永恆,音樂也才顯現了偉大。

  本片出現了許多世界知名的演奏家,其中有被譽為「古典音樂星球上最炙手可熱的鋼琴家」的華裔鋼琴家郎朗;鋼琴大師布蘭德爾;鋼琴玩家朱亨基(韓裔)以及俄國小提琴家意高文,而最重要的主線敘述是為了讓艾瑪爾與艾美獎的製作團隊合作錄製巴哈的「賦格的藝術」。

  為了呈現這一段被譽為「最完美的演奏」,史戴芬不厭其煩地展現他的專業,身居史坦威鋼琴的首席調音師,他在影片中展露了過人的毅力與不屈不饒的精神。更難得的是他不時展現他的幽默,也不忌諱地表達他的困頓,畢竟一切都按部就班,但事到臨頭卻依然必須面對大師的「耍賴」。

  一次完美的錄音得以傳世,原來是必須經過那麼多人共同的合作與付出,若非是這部紀錄片的展現,一般人很難想像其中的辛酸。然而史戴芬的樂觀又給觀眾上了一課。他合作的對象竟然也有以憂鬱俊美的英國男高音伊恩.博斯崔吉;同時他也與朱亨基以及意高文試圖將小提琴與鋼琴結構在一起,也許這並非只是突發奇想,說不定那天出現了這種怪異的樂器也不會讓人訝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