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伊美戴.史道頓(Imelda Staunton)
菲爾.戴維斯(Phil Davis)
英國 / 2004年 / 125分鐘
禮讚:2004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女主角
熱愛家庭生活又很有愛心的家庭主婦,卻會為一些被強暴或是未婚受孕的可憐女人墮胎 …
◎ 劇情簡介
50年代初期,英國的經濟尚在戰爭之後掙扎,許多貧困人家都無法受到社會福利的妥善照顧。
薇拉的丈夫史丹利與弟弟法蘭克合開了汽車修理廠,薇拉的兒子席尼及女兒艾索都未婚,全家和樂融融。薇拉平常四處到各貧戶及病家幫忙家居整理與是飲食照料。
薇拉年輕時就學會了一種簡易的流產術,不時幫助那些被強暴或者外遇而懷孕的女子們;雖然當時的法律認定是重罪,但她的心目中不認為這樣做犯法,何況她從來不曾為此向人收過半毛錢。
薇拉認識了一名單身的青年瑞吉,竭誠地邀他到家裡吃飯。瑞吉與相當自閉的女兒艾索認識後,開始有了情感的進展。薇拉與丈夫史丹利嘴上不說,但心中可相當期待艾索與瑞吉的良緣能早日底定。果然有一天瑞吉叫醒了正在睡覺的史丹利,表明要娶艾索,於是全家陷入一片喜悅之中。
法蘭克的妻子喬依絲終於有了身孕,喬依絲趁機要法蘭克買一台夢寐以求的洗衣機。在夫妻倆參加瑞吉與艾索的訂婚宴時,宣佈了這項好消息。當全家族陷入歡樂的氣氛中時,警方人員卻突然來到,指控薇拉為一名潘蜜拉的女子作人工流產時差點要了她的命,於是當下將薇拉帶往警局;此時全家人才知道薇拉竟然暗中從事這種違法的工作。
薇拉暫時獲得交保,喬依絲卻對她相當不諒解,眾人相聚時,不願與她共享巧克力。反倒是從貧困家庭中長大的瑞吉知道一個窮人家庭生了那麼多孩子而無力扶養的窘境,不但諒解也在精神上支持薇拉。丈夫史丹利也斥責兒子席尼對母親諸多指責,認為全家人都必須在這個最困難的關口上陪薇拉度過。
在路易斯律師的辯護下,薇拉在法庭中坦承有罪,於是被判刑二年六個月。監獄中,薇拉遇上很多相同遭遇的女囚犯,他們不但是累犯也都以此作為賺錢的工具,而他們的刑期最少都還有三、四年。薇拉不再說什麼,堅毅地走上監獄的樓梯,相信很快就可以出去與家人團圓。
◎ 賞析
英國人的嚴肅與單調成就了文本精神上的某一種平板的特質。而這部電影似乎就兼具了這樣的調性與型態,劇中搜尋不到電影戲劇中常用的「高潮」與「衝突」,尤其前面近二十分鐘不慍不火的鋪陳,讓許多人難耐。但有耐心的觀眾卻很快就會發現,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情境,其實是為了對比後面的情節,並在著力批判資本主義的階級落差之餘,精準地呈現了「墮胎」這個主題。
薇拉的家境並不富裕,這從她的先生史丹利與弟弟合開的修車廠可作一個對比。既是合夥人,收入應該均等,但史丹利必須養活一子一女;而弟弟法蘭克娶了年輕貌美的喬依絲,因為還沒有小孩,想的都是希望丈夫能買一些家電用品。這與薇拉像義工一樣天天四處去幫助窮人與病人應是極端的對比。透過薇拉的熱心,導演慢慢讓觀眾進入戰後英國保守與窘困的情境中。在這個面向的呈現中,導演還是不忘以「對比」的方式作了呼應。
在富家女遭受男友的強暴後,她去尋求醫院「正統」的墮胎,過程相當繁複與官樣,甚至還得透過精神科醫生開具證明才能手術。而應付精神科醫生的說詞似乎早已成了一成不變的公式。這些過程也是一種負擔,一般貧窮人家是無法承受的,於是「地下流產」的行業便大行其道,當然也有許多人靠此大賺其錢,但薇拉卻是一個特例。也因為她從未在這種行為上拿過半毛錢,她的心中才能如此坦蕩地自承「無罪」。
基於這種認知,導演在影片中的強烈控訴制度的不合理便彰顯清楚了。中國人常掛在嘴邊的「天理、國法、人情」便是這種精神的呼應。
薇拉的行善是完全出自內心,這種本性的執著是超乎人為制定的律法,她一心只想幫助別人。在她的眼中,她清楚面前這些懷孕的女人日後將會承受的各種磨難,她略施「手法」立刻讓他們解脫,就某種層面而言,薇拉不僅沒有犯罪,甚至功德無量。
然而就宗教立場而言,墮胎是不容許的。雖然有許多的爭議,但當生命交織而成的剎那,是一種神聖個體的開始存在,任何人都沒有權力摧毀。問題是某些特殊的因素,若受到這樣的拘束,是否會造成日後有著更大的困擾?似乎是這部影片放置的焦點所在。
另一個必須去碰觸的問題是「法律」與「天理人情」相碰撞時,我們是否會有更多重新思考的空間與方向?導演在片尾註明:「將此片獻給他的父母:一名醫生和一名產婆」,似乎也間接呈現了他的一些思考。
法律是一個國家中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正因為法律設定了底限,才使得這個國家得以在秩序中規律地運行。這是法律的必然與必須,遵守法律也就成為一名好公民的基本認知。
薇拉開始的認知點是「無罪」的,因為她的善心真的出自一種真誠的助人,她有她的眼界與觀察。況且就是這麼簡單的程序,應該是不會出問題的。當然衛生條件與消毒的認知是薇拉所缺乏的,也因為如此,她為潘蜜拉作一樣的「灌水手術」時終於出事了。監獄內其他「助產婆」亦是不明白為何會發生命案,雖然都因缺乏衛生消毒的認知,但他們與薇拉是截然不同的。
薇拉還有一名臥病在床的母親,這份重擔亦全數落在她的肩上,但她不僅毫無怨言,甚至還以更多的心力去照顧別人。這些情節原本就很平淡,但導演選擇了一種似記錄片一般的忠實敘述方式,完整而真確地呈現薇拉的一切以及她樂天的生命觀。
然而在最歡樂的家庭聚會中,大家都覺得人生實無憾事之際,警探的到來,無疑是晴天霹靂。薇拉瞬間從雲端落入深谷,立刻清楚警探來找她的真正原因。從這個角度而言,顯然薇拉也是知道她的行為是違法的。這表示在薇拉的心靈中應該有過掙扎與衝突。對她而言只要不去接受仲介人莉莉的推介而獲利,她就無犯法之行為,但問題是她在經過明確的抉擇後才選擇了這樣的決定;而莉莉每次賣給她一些較廉價的物品使得薇拉心存感激,並不知莉莉還是從中媒介抽取了不少的錢。
薇拉的「罪行」被發現後,辛苦建立的家庭差點瞬間解體。所幸她有個深愛她的丈夫,以及其後家人在相互薰染中重新建立的互信與互持,才使得薇拉有了勇氣去面對未來艱苦的試鍊。
薇拉有罪嗎?這個問題其實應該由觀眾每個人自行去裁決。嚴肅而冰冷的法庭只是一種「規章」,其實很多事情我們更應該以更寬廣的角度來思索,導演雖然明確地告知法庭判決薇拉二年六個月,卻在獄友的相互獨白中透露薇拉不到一年就可出獄,這自然就是更寬廣思索的具體表現。
欣賞本片的角度可以放置在伊美戴.史道頓的精湛演技中;在落差極大的心境呈現中透發出混身是戲的表演美學,看似不動,卻以深邃的眼神訴說了矛盾與掙扎,這也使得年近半百的她以本片在各地影展中獲獎連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