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5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導演:羅南‧艾墨許(Roland Emmerich)
編劇:羅南‧艾墨許(Roland Emmerich)
演員: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傑克‧賈倫何 (Jake Gyllenhaal)
   艾咪‧羅珊 (Emmy Rossum)
   伊恩‧何姆 (Ian Holm)
美國  / 123分鐘 /  普通級
溫室效應嚴重惡化,氣候全面反撲地球明天過後世界全面冰封,你會在哪裡?…

◎ 劇情簡介     

  氣象學博士傑克與助手法蘭克及傑克在南極大陸鑽探實驗,卻遇冰層斷裂險些喪命。隨後傑克在新德里舉行的全球暖化會議中呼籲,全球暖化的結果會導致對流現象,並使得全球進入冰河時期。

  副總統雷蒙認為就算理論正確也是百年之後的事,遂不予理會。但遠在英國赫爾氣象中心服務的泰利卻十分贊同傑克的看法,兩人決定保持聯繫。果然赫爾氣象中心連續發現世界各地的海洋溫度急劇升高十四度,這更加速了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傑克的兒子山姆為了追求蘿拉,遂報名在紐約舉行的大學益智搶答活動,同行的還有布萊恩,而三人在活動中雖獲佳績,但地主隊的富家子弟J.D不但對蘿拉展開追求攻勢,也帶三人參觀史前博物館及自家豪宅。

  就在此時北半球溫度急速下降,在類似颱風的冰風暴中,能瞬間奪人性命。傑克的警告此時才獲得總統的重視,遂下令南方的國民往南遷徙。傑克知道兒子正好處在冰風暴的中心眼,正在焦慮之時,山姆利用已經淹水一樓中的公共電話打回來,傑克交代兒子一定要留在屋內取暖,千萬不能出去,並且答應兒子無論如何他都會趕到紐約去找他。

  與山姆四人躲入圖書館的人見風雪已停遂想趁機離去,山姆提出警告但不為眾人接受,紛紛離去後果然凍斃。但蘿拉之前為了救一名婦女而割傷了腿,遂引發敗血症,非得用盤尼西林否則必死無疑。山姆為了愛,上到一艘漂入市內的輪船上,在布萊恩與J.D的幫助下果然找到盤尼西林,但此時紐約正好進入暴風中心,瞬間急速冷凍能取人性命,而在山姆及時躲入圖書館內時,傑克也在半路抬起受傷的傑森躲入室內。雖然先前法蘭克曾因跌落而亡,但傑克堅信,他的兒子必定在圖書館等他。

  果然在暴風眼過後,傑克找到圖書館的入口,遂打開已遭冰封的大門,在裡面找到山姆以及蘿拉。而此時冰風暴漸漸減弱,地球在歷經一次大劫難之後又重現了生機。

  副總統在總統死亡後發表感言,他終於承認錯誤,也希望這個慘痛的教訓能使世人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 劇情分析

  大成本及大堆頭的好萊塢鉅作「明天過後」,以聳動的寓言來編織未來的模擬,全劇的畫面充斥著映象的震撼效果以及視覺的驚悸,是一部標準但吸引人的商業電影。

  本劇的主旨在最後副總統雷蒙的演講中已經闡述清楚,雖然失去了讓觀眾自行深思的趣味,但卻也頗為符合情節之所需,而這也是商業影片中慣用的手法,故此處不予以談論。

  傑克在南極大陸遭冰裂危機是情節的引子,但導演却放置在主角的身上,任其發揮表現。雖然很制式,但卻又顯得如此自然。如果設想沒有傑克那場跳越冰層搶回工作的資料,而單純以裂冰的畫面來呈現,那將會是相當乏味與呆板的。

  利用三D動畫的輔助使得本片得以更精彩地展現,但在劇情的表現中也有其力道與成績。山姆為了追求女友而至紐約參加益智比賽,也使得因冰風暴的「颱風眼」掠過紐約而製造了一連串的驚奇。山姆與其他人逃入圖書館卻靠燒書本才得以活命,此時知識作了兩種不同的詮釋。其一乃知識無用論,因為禍難臨頭,再多的知識也會一併毀滅。書本此時只能當柴火燒,而由紙張燒起的火光與溫暖似乎也由此詮釋了它的最後功能。其二卻是相反的詮釋,因為生存者是藉著圖書館的庇護才得以存活,更何況館員還是透過書中介紹而斷定蘿拉得的是敗血症,從而得知必須以盤尼西林來醫治才得以活命。

  知識是否在災難中有其功能,其實端看人的智慧;但導演似乎也不忘記「宗教」的力量與隱喻。在所有人拼命燒書保命的同時,「稅務法」的書是燒起來最痛快的,這自然意有所指,卻也令人莞爾;而館員拼命抱著一本古騰堡版本的聖經,正是人文與宗教的完整訴求。
災難瞬間來至,也許來不及禱告,但卻也不能由此全面否定宗教的力量。如果瞬間的冰風暴摧毀大地是上帝的旨意;那讓冰風暴也瞬間消失的不也正是上帝的力量?在這樣的對照下,就能知道人類是何等渺小;生命十分脆弱;人生是如此無常。

  由於災難片的場景是多面性的,因此呈現的人物與線索就被建構得更多樣,但這也將引發一些無法兼顧的線,甚至因而變成是多餘的呈現。如傑克的妻子露西是醫生這條線索就因山姆的戲放置太多而被忽略(或忍痛犧牲)。這是大堆頭的戲才有的現象。

  本劇也將角色放大取代了所有災民的遭遇,這種主觀鏡頭的呈現很容易造就「英雄」的渲染;也從中延展了父子之間的承諾與互信。在浩劫來臨之際,從人性中更能表現出人的可貴,而這些肯定自然會流露出只有人才有的生命價值觀,並由此延展出「愛」的力量與偉大。

  山姆為了蘿拉冒著生命的危險,登上漂入市內的輪船,並在裡面遭遇狼的襲擊,這就顯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本質與不同;或許因為人並非只為了食物而活著,所以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吧?

  將船漂入紐約市區的畫面與構想實在令人驚嘆;要構思這樣充滿荒謬對比的映象是許多電影工作者努力學習的目標。畫面上的對比或類比常常震撼著觀眾的內在心靈,在激盪之餘也重新詮釋了情節與故事。也許有許多人對好萊塢的電影不以為然,但這些被設計的表現與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卻永遠出自好萊塢的作品。

  「明」片值得觀賞的另一個原因是本片在預言中構置了許多觀眾想像之外但又合情合理的場景畫面。如傑克與兩名助手徒步前行,但法蘭克卻落入一個凹洞,原來三人是在一家大賣場的玻璃屋頂上。這一場不僅呈現風暴之後的環境危機,也傳達了同事之間的患難真情。

  也許傑克真的可以想辦法救法蘭克,但卻沒有時間再度思索,因為玻璃裂開後三個人勢必全部掉下而亡。法蘭克心中有了決定,他不顧傑克的阻止,掏出小刀割斷繩索;因為唯有他的犧牲才免除三人同歸於盡。這是人類才有的高貴情操。導演在這段情節中清楚地呈現這種人性特質,也從而展現了故事的精彩。

  山姆與蘿拉的戲也是主軸呈現。在遭受天災劫難的同時,也不忘放置「愛」的訊息。這幾乎是每部影片的慣性,但並非打破慣性就是絕對地肯定,如果能在慣性中作出不同的詮釋表現,依然是亮麗而令人注目的。

  山姆利用圖書館一樓打公共電話與父母取得聯繫,但也由此獲得父親提供的自救資訊而保命。山姆電話未說完,水已漲至咽喉而險遭滅頂,這雖是小小情節,但導演卻也舖陳了衝突與緊張的要素。這些拼湊而成的具象事件自然是為了突顯山姆的真誠性情,他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蘿拉,透過這些訊息,蘿拉也感受到這真情。這份愛的互動算得上是冰風暴中發光的暖流,不只救贖了他與蘿拉;當然也救贖了觀眾。

  本片給與觀眾的啟示是多面向的反省。不管從宗教的觀點或人的自信展現,甚至卑微與自尊,它提供了令人不得不面對與思索的力量。也許我們會自嘲那只不過是一場「寓言」,但問題卻不在這個方向思考,而是在這場模擬的災難背後,人究竟會發現什麼內在的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