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嚴藝文、房思瑜
台灣 / 2017年 / 87分 / 普遍級
2015年發生八仙塵爆意外,燒燙傷病患有數百人。在許多護理師日以繼夜地全心投入下 ...
◎ 劇情簡介
在七月的一個晚上,小亞在八仙樂園參加了一個戶外的大型派對,卻發生了塵爆事件,很多人在現場被灼傷,小亞身為護士,也沒有受到波及,立刻加入了救援。
一家燒燙傷救治中心,立刻湧入大量的電話,護理長佩儀回答尚有七張床後,立刻指揮現場的護士打起精神,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小亞也隨著救護車回到醫院,當下也投入救援工作,但七張床位並無法滿足不斷湧入的病傷患,這時她們才體會到,發生的事是一件大型的受災事件。
一名叫高一智的傷者,已經很難言語,但他卻不斷地關心他的妹妹娟娟。小亞把名字記住了,巧的是娟娟也被送到同一家燒燙傷中心的醫院,所幸只有小腿部份有燒傷。
或許是嬌生慣養;或許是真的疼痛難當,醫護人員不時在為她更換藥布時,娟娟總是不斷地大叫,甚至要動用更多的人力去壓制她,但還是無法抵擋娟娟歇斯底里的大叫與指責。
小亞幾乎無法忍受娟娟這種態度,她潛意識地對娟娟表示一種不悅的態度,而這個態度卻被佩儀發現了,佩儀狠狠地教訓小亞,如果易地而處,自然就能了解這些塵爆受害者的心靈。小亞似乎也在當下立刻體會這種心情,更何況已經退休的學姐麗雯,也帶領一些退休人員趕回醫院幫忙,而輪休的護理人員也紛紛放棄休假,全部趕回中心支援。小亞上了一課,也收起性子,繼續照顧病患。
為了讓高一智與娟娟兄妹能相互激勵,於是將兩人病房安置在隔壁,讓娟娟透過玻璃窗能知道哥哥的狀況。高一智的父親也趕來醫院,他得知高一智原本沒事,但為了救娟娟,他又衝入火海之中,反而讓自己受到更嚴重的火傷。
佩儀在第一天就向大家宣佈,一定要讓全部的人痊癒,但最終高一智還是因為敗血症而去世,讓佩儀傷感不已,學姐麗雯不斷地安慰她,而小亞也體認到,原來佩儀心目中,也認為她是未來護理長的不二人選……。
◎ 劇情分析
「天使的身影」敘述的是發生在二0一五年,八仙樂園派對引起粉塵爆炸的燃燒事件,發生的正確時間是六月廿七日晚上八點三十二分。
這個活動由「玩色創意國際有限公司」與「瑞博國際整合行銷有限公司」所舉辦。原意構想來自印度的「色彩節」也稱(Holi)荷麗節。在這一天,印度人可以用各種顏色的粉末丟向任何人,而這也是一種祈福的儀式。
八仙樂園以五天九十萬元新台幣租給主辦單位,而「玩色創意國際有限公司」過去也曾舉辦過三次類似的派對,分別是二0一三年九月的「西子灣彩色音樂派對」,二0一四年六月也在八仙樂園的彩色派對,同年九月在台中也舉辦同類型的活動。
什麼是「粉塵」?為何會引起十五人死亡,五百多人入院急救?據「玩色創意」自稱,他們自行研發的食用級色粉,其成份為玉米粉及各種食用色素,而其色粉可能沒有經過消防驗證,活動中粉塵是透過改裝的十二支機器,由工作人員進行噴灑,其佈置是左右各四支,而舞台有四支噴向舞台前方的上空。主辦單位另行提供進場觀眾大量的散裝色粉,讓大家自行潑灑。
事後警方及新北市政府表示,主辦單位總計準備了三噸的彩粉,而據現場的民眾表示,在舞台區的地上就堆滿了五公分厚的粉彩,「腳踩進去,完全看不見腳掌」,這也是是災禍的原因之一。
據一名理化老師表示,這種彩色粉霧如遇到火源,可能會引發粉塵爆炸。但當時「玩色創意」公司指出,彩色派對所使用的粉末,都是以食用色素製造,全部是台灣製造,並且也兼顧安全及環保,並宣稱比美國採取了更高的規格標準,以玉米粉加上食用色素,在製作上整整多出了三道繁複手續,再添加了
1 % 至5
%的水份使之顯色,認定與國外玉米粉加上化妝品原料,完全乾燥的製作過程極為不同,強調爆炸的可能性極低。但學者指出,粉塵爆炸不限於可燃物,不可燃的物質縮小至細微的分割狀態,因極大的表面積,皆存有火災或爆炸的潛在可能性。(此段摘錄自維基百科)
如果一切都是安全的,但塵爆畢竟發生了,這項悲劇奪走十五條人命,也使得不少人面目全非,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這次的派對,估計有四千人參加,門票是新台幣一千至一千五百元。據報紙的敘述,塵爆是發生在節目即將結束之前,工作人員為了求一個圓滿的結束,遂使用二氧化碳鋼瓶,將剩餘的彩色粉末全部噴向現場民眾,此舉本欲讓民眾能夠盡歡甚至盡興而歸,但就在20時32分左右,舞台前端西側舞台的粉塵突然起火,火勢瞬間向東側蔓延至整個舞池。
火勢其實在30秒內隨即熄滅,但觀眾的衣服仍在燃燒,由於事發突然,觀眾一度還以為是聲光效果,導致來不及逃離,而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負責人呂宗吉表示,當時風勢很大,也不是電線走火,也不曾安排有噴火的表演。而在最終火災鑑識單位的鑑定報告中指出,認定塵爆主因是當時舞台燈具持續開啟的高溫,加上收尾階段的高濃度粉塵,在兩者共同作用下,所導致的爆炸。
其實在現場的入場民眾中,馬偕醫院有一名醫生及六名護理師,也在下班後來參加 Color Play Asia彩色派對,當時他們位置剛好在出事的另一端,原先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在確定災難發生時,他們立刻以自己的專長加入救援。
「天使的身影」雖然是大愛電視台製作的,但裡面的腳色,應該是脫胎於馬偕醫院的這一群醫護人員。當然慈濟功德會也立即動員志工趕到現場,其後也不眠不休地以慈悲心祈祝傷者早日康復,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要向他們表示敬意的。
然而就戲論戲,慈濟大愛電視台,雖以電視電影的手法來呈現,但故事卻缺乏一個主要的事件,來引領情節的進展。
塵爆難道不是重大事件嗎?當然是,但反應在主角身上的力道就嫌弱了。但這或許也是慈濟一貫的風格,如實地實踐一種大慈大悲的行為與精神,但這卻是世間法,世間法若能適當地呈現出世間法的法義,也許是慈濟需要學習的。
演員基本上都相當稱職,但整齣戲因為材料不夠,而主景也一直在醫院內,當然就像一盤缺乏材料而硬炒出來的一道菜。
醫護人員的辛勞是一種必然,但那是一種天職,片中敘述這群護理人員不眠不休地照顧病患,但最終一名男病患卻還是因敗血症而亡故,這使得護理長相當難過,她當初的誓言是不能漏失每一個人,但生死有命,卻也不是護理長所能掌握的。
令人動容的,應該是那些下班的護士,立刻主動回來幫忙,甚至已經退休的學姐也陸續加入。也許這是真正的台灣精神,也是台灣最可愛之處,當那裡有需要,自然會有一群人主動去幫忙,這一點也可列為台灣最美麗的風景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