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蘇珊‧喬森(Susan Johnson)
主演:貝兒‧波麗(Bel Powley)
奈森‧連恩(Nathan Lane)
美國 / 2016年 / 99分 / 保護級
以一位智商高達185,聰明過人、卻苦無快樂人生的女孩為主軸,道出現代人對愛情與快樂的渴望...
◎ 劇情簡介
凱莉從小就是一位智商高達185的天才,一週可念完十七本書,十四歲就提前進入哈佛大學,十八歲就從哈佛大學畢業。問題是她因過份聰明絕頂,很多事情的認定非黑即白,正因為如此地固執,而使得凱莉的感情世界始終是一片空白。
身在英國倫敦的父親,請他的好友,曼哈頓的心理醫師佩特洛夫幫忙開導。醫生與凱莉見面時開了一張清單,希望凱莉能夠去完成。凱莉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按清單去執行,同時她的父親丹尼爾也為她介紹一個校對的工作。
首先凱莉立刻去買一隻金魚,店方買一送一,凱莉為牠們取名為史賓塞與凱薩琳。凱莉在網站上找到一名已經訂過婚的男子麥特,她決定赴他的約會,因為她要好好地指責他。沒想到麥特是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兩人相談甚歡。
凱莉其實也因英文教授大衛哈里森請她吃飯,很快就與他發生關係。凱利甚至把她十二歲生日時,母親送她的「法蘭妮與卓依」初版書借給他,但大衛希望凱莉為他做一些令他更刺激的事,凱莉覺得難為情,沒想到大衛立刻翻臉趕她離開。
聖誕節前夕,凱莉才知道父親要與菲莉絲結婚,甚至菲莉絲也有自己的孩子。凱莉憤怒關了機,失望之餘她去找麥特尋求安慰,但在上床之前,凱莉看見了麥特與未婚妻的相片,她立刻停止了激情,轉身離去。
而她的隔壁,始終有一名叫賽勒斯的男子在吹「迪吉里杜管」,之前常惹毛她,但今晚賽勒斯邀她外出走走,凱莉答應了,兩人在路上散步也一起跳舞,才知道賽勒斯是柏克萊的音樂系,目前在紐約交響樂團吹奏單簧管。而賽勒斯也提到一本書,凱莉突然打電話給大衛想要回那本書,但大衛藉故拖延。
丹尼爾也耽心女兒的事,搭機來紐約,兩人在安徒生銅像前取得諒解,而凱莉也決定完成那幾樣事。這時發現金魚凱薩琳死了,而父親帶她去找大衛,不但要回書也揍了他一拳。最終在跨年夜,凱莉接受賽勒斯的邀請,而賽勒斯也為她完成最後一件事:問了她的中間名。
◎ 劇情分析
全世界頂尖的學府,如哈佛、劍橋、柏克萊甚至其他名校的畢業生,總是被認為是人生的勝利組,由此就能推測,這些人都是智慧過人聰明伶俐的典範。但這樣的說法其實還是有缺失的。
傳道、授業、解惑是每個老師都知道的原則,問題是這些高學府的老師,自信能將生命的實相智慧傳遞給他的學生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學校的教育是專業的知識,就算哲學系所教,亦屬於意識的思維,這與真正絕對的實相真義其實差距甚大,學校取得的學位與文憑,卻一點也無法顯示人生的智慧。而真正的實相智慧其實是宇宙的真相,以佛經的用語形容那便是佛地的法雲地,也正是大圓鏡智的展現,這樣的說明更能讓人領納華嚴經的真義,而這也絕對不是人世間所設的博士位階所能知曉。
凱莉號稱是一名天才,智商高達185,因此她一星期能念完十七本書,不僅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更在十四歲時便直入哈佛大學,並於十八歲從哈佛大學畢業。這樣的受教育的方式是少有人能並駕齊驅的。
然而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得凱莉的人生價值觀,產生極大的錯誤,但她的見解有時是正確的。只是在面對當下的時刻,卻又常常掉入感情作祟的遊離不定。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會驅使每個人做作善與惡的執著,這種選擇無關知識與智慧,而是來自無始以來的習氣種子與業識種子。
凱莉發現有人已經訂婚,竟還在網路上發佈交友的訊息,凱莉決定去應徵,她的「理性」告訴自己,應該去好好地教訓這個男人。但沒想到這名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卻與凱莉談話相當契合,而凱莉也似乎忘記最初來見他的目的。甚至在她最沮喪的時刻,她竟然主動要找麥特上床,直到她發現房間內麥特與未婚妻合照的相片,她才又恢復到理性的心思,急急穿衣離去。
這意味著,縱然被視為天才的凱莉,有時卻是無法了知自我,甚至很容易迷失在這些困頓之中。這表示整個世界的呈現即色、受、想、行、識五蘊,雖然是真心所生出的虛幻世界,但再如何聰明的人,卻也無法了知「緣起性空」的真諦,更何況這個「緣」之所以會「起」,亦即是宇宙生命的實相,要真正了解這些即能實踐真相的生活,而這些正是哈佛或任何學校都無法教你的課程。
凱莉因為受制於教科書或傳統的道德觀念,但這並不表示她能夠識取每個人的心,英文教授大衛哈里森就曾在十六歲時騙她上床,以凱莉的智慧當然還是無法辨識大衛對她虛假的感情。直到大衛要求她在性愛中增添一些情趣行為來助興,但凱莉卻以害羞而拒絕,結果在當晚就直接趕她離開。
大衛是一名標準的狼師,甚至也是貪得無厭的人,凱莉以為大衛對她是如此真心,故把十二歲時,母親送她的一本初版書借給他,沒想到大衛從此以後便無歸還之意,幸好父親丹尼爾替她拿回這本書,並狠狠揍了大衛一拳,算是給這個色狼教授一個教訓。
也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社會並不是完全按照書本、教科書的定義而呈現。凱莉以為社會現象的關係,是她可以理性控制的,但她忽略了,世上最詭異也是最值得追索的,正是「心」的問題。
別人的心思不是我們必須聚焦的所在,因為那都是屬於外色塵,每個人要關注的,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這個內心是比較籠統的說法,正確地說是每個人自己的實相真心,在唯識學中稱祂為「阿賴耶識」、「如來藏」、「真心本際」。在中國禪宗則稱其為「無位真人」。凡其有關的名字敘述,大約有二十多個名稱,這也是佛學令很多人卻步的原因,乃名相太多之故。
如果我們不要用如此深奧的議題來討論,而是用哲學的角度來敘述,也許觀眾會有較清晰的理路來理解。這意思是:這個世上的一切,並非只有在學校所學的,就足以來應付,要讓一個人真正融入世界,從而理解這個世界的現象,那就是讓他融入其中。
以荒謬主義而言,就說明每個人其實都是依靠自己的「希望」而活下去。只是很不幸的是,每個人的希望被實踐的機會幾乎從未發生,縱然是有,但似乎也是離原本的希望有一段距離。如果是這樣,當希望失落後,人是否因此而沮喪甚至自我毀滅?荒謬主義的主張是人不但會再生出另一個希望,好讓自己有個理由繼續苟延殘喘下去。而這種哲學主張,在大學可以學得到,但真正體驗,卻必須是日後投入這個社會之後,才能真正體現的。
凱莉是個不擅長社交的人,但她萬萬沒想到在,完成心理醫生所寫的幾個項目之後,真正與她契合甚至能讓她體現生命真正的實際的人,竟然是住在隔壁的一名窮學生,他是柏克萊音樂系的高材生。
但這段路程是必須先走過一遍,再回頭才能發現生命的奧秘與神奇。當賽勒斯問她中間的名字時,凱莉終於知道她的真命天子終於出現了。原本為了證明這份清單的無效,但最終卻都一一實現了。智商再怎麼高的人,終究還是必須在人生大海中洗鍊一番,才能了知真相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