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貝納‧紀歐多(Bernard Giraudeau)
尚 -皮耶‧羅利(Jean-Pierre Lorit)
法國 / 2000年 / 89分鐘
英俊年輕的男侍被富裕的中年生意人視為親密朋友…
◎ 劇情簡介
戴佛雷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雖然有潔僻但又偏愛美食,這一日佛雷在餐廳中認識了當侍者的尼可,對尼可的年輕風采大為傾倒,尤其對尼可那敏銳的舌頭更是讚譽不已,於是佛雷給了他一張名片,希望尼可若離職時可去找他。
尼可將此事告訴女友碧翠,因為佛雷要他擔任「品嚐員」,而且月薪三萬伍千元。兩人雖覺得有些詭異,但尼可還是答應了。為此尼可必須戒菸,也要二十四小時待命,但看在高薪的分上以及對佛雷神秘舉止的好奇,尼可開始了他的新工作。
剛開始一切都很順利,佛雷要尼可注意不可讓他吃到起司和魚,因為這兩樣食物會使他想起慘死在海中的父親而作嘔,但偏巧尼可又喜歡海鮮,於是佛雷為他實驗「淨化」的測試。佛雷帶尼可回老家,並禁食多天,尼可欲打電話給碧翠卻發現電話不通,不得已只好等佛雷來看他。在淨化最後一天,廚師磊奈準備了海鮮總匯,尼可大吃特吃,沒想到佛雷要家庭醫師放催吐劑在其中,尼可吐了三天,從此再也不敢吃海鮮了;尼可原本不喜歡牛肚,但佛雷要磊奈端上拿手菜牛肚,尼可竟也欣賞地讚不絕口。
尼可與碧翠愈行愈遠,更因為尼可向她隱瞞工作性質,於是鬧翻了。尼可也曾試圖挽回這段感情,特別邀碧翠及那群死黨來作客,磊奈也煮了牛肚,但終因口語衝突而再度鬧僵。
在一次餐宴後,尼可結識了一名擔任翻譯的女子,佛雷鼓勵他帶女子開房間,但卻在緊要關頭,佛雷入內要尼可到隔壁房,自己頂替尼可與女子上床;尼可很生氣,但卻沒有勇氣離開佛雷,因為佛雷告訴尼可,謂沒有尼可他早就自殺了。
佛雷又安排尼可到突尼西亞,再度作「孤寂」的測試,但回來卻發現佛雷又請了一名新的品嚐員,所幸只是臨時性質。佛雷帶尼可去滑雪,但這回佛雷自己先跌斷腿,尼可受不了指責竟用花瓶打斷自己的腿。此舉佛雷依然不滿意,兩人終於分手。但兩個月後,佛雷的一通電話又再度喚回尼可;只是這次尼可受不了佛雷的折磨,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 劇情分析
擅長拍攝紀錄片與報導影片的貝納‧哈伯,在拍攝他的第一部影片「單行本」之後,再度以本片締造了法國影壇的票房紀錄。
以品味的飲食訴求從而牽動人的七情六慾的影片很多,但將之詮釋在兩個男人之間的情感互動,本片是第一次嚐試。
當一個人什麼都有之後,他還剩什麼可以追求?超越感官刺激的絕對不在往外的放射追索;相反地必須反觀內在慾望的本質,定能了解其中的緣由以及矛盾。佛雷似乎擅長這樣的省思,只是他尋的是兩個不同思維的共融互攝。尋求一名品嚐員的真正企圖是想藉著舌頭的品嚐達到心靈頻率的交集。不僅如此,佛雷先以禁食的手段再供應尼可最喜歡的海鮮,在催吐劑的助威下,連吐三天的尼可從此再也不敢吃海鮮。接著尼可與佛雷的興味漸趨一致,竟然也開始喜歡牛肚這道佳餚,而在此之前尼可是討厭牛肚的。
佛雷要求尼可的內外與他一致,是企圖將兩人壓縮結合在一起。或許男女的真誠互動常令人無法割捨對方,但在兩個男人之間,這樣的慾望結合就更加詭異而透發了不少的心性玄機。
尼可無法抗拒高薪的誘惑是常情,但真正令他無法罷手的原因卻是佛雷身上散發的神秘魅力。成功的企業家以及多金又懂得品味的人實在可遇不可求,於是尼可明知這似乎是一個陷阱,卻反而一步步地深陷其中。
事實上尼可腦海意識中潛藏的浮動思維才是這段故事的重要原因。尼可四處打工,他的死黨以及女友碧翠似乎都不是有目標的人,他們擁有的只有佛雷所欠缺的自由。基於此,佛雷對尼可歐打自己貼身職員費洛瓦,不但未加指責,反而訊問那種打人的滋味為何?因為他一直很想打費洛瓦,但卻不敢動手。
一種感覺透過兩個人的思維,於是慢慢將兩人的距離愈拉愈近,最終當然會有全然整合的一天。問題是人都是個體的動物,在逐漸相融的感覺中,必定會流失自己的思想主體性,相對地痛苦也就與日俱增。這也是最終悲劇發生的原因。
影片的剪接看似零亂,但其實是透過心理醫生與每個人交談的倒敘,藉著各個人的觀點慢慢理出佛雷與尼可的交往,從中似乎也透發出佛雷的心靈困境。佛雷的父親是起司商人,但在意外中落海,被撈起時身體已被魚吃光了。對六歲的佛雷而言,這是一件永遠難以磨滅的記憶,因此觀眾可以理解佛雷為何不敢吃起司及魚的原因。這段記憶使得佛雷不時作惡夢,但這份傷痛也必須與尼可共享,唯有透過相同的好惡才能彰顯兩人的心靈一致與共同體的企圖。
問題是佛雷的苦痛似乎無人知曉,於是佛雷將尼可放逐到突尼西亞的沙漠,表相而言是要尼可品嚐「孤寂」的滋味,然後記載在日記本上,佛雷透過日記即能意會孤寂的氛圍。但其實這是佛雷設下的圈套。尼可在苦等的焦慮中一聽到汽車駛近的聲音,立刻猛奔而出,但發現並無佛雷的影子時難掩失望之情。這個當下,尼可的心境早已表露無遺;換句話說,尼可喪失了自由之後,早已與佛雷一樣陷入因慾望而紛動的迷失中。
佛雷最大的困擾應該是一種人格的分裂而不自知;而令人驚訝的是尼可既然在六識感覺中與佛雷有了一致性,那麼當然也承襲了這份心靈的悲痛。這也是為何兩人分手之後,尼可必須靠抗憂鬱症的葯才能度過困境的原因。
在碧翠的安慰與鼓勵下,尼可逐漸走出憂鬱的不安,但在潛意識中卻早已烙印了佛雷的一切。如果沒有誘導,也許尚能相安無事,只是當佛雷一通電話打來之際,尼可竟毫不保留地說想去看看佛雷變成怎樣?而令尼可驚訝的是佛雷要他來的理由也是想看看尼可變成怎樣?這麼多的類同幾乎讓人逐漸分辨不出何人為本尊,何人為分身?突然而來的震撼讓尼可看得更為清楚,為了一探那種有可能被吞噬的快感,竟然走到無可轉圜的死路;心靈刺激的背後似乎也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
佛雷要求尼可替他吸吮腳指頭,這自然是性的另一層暗示,但其實兩人的關係反而是超越「性」的層次,而是尼可一步步走向佛雷設置的平台上,在這兒尼可才能看見佛雷真正的心靈秘密。一向有潔僻的佛雷絕對無法忍受死在別人手上,尼可在逐漸與他的心靈融為一體之際,事實上正是佛雷心靈的再生;換句話說唯有如此,佛雷才算是死在自己的手上。
明亮的艷彩下自然有其投影的另一面黑影,秀色可餐的佳餚中也潛藏了無數的紛亂因子。透過這些意念紛飛的情節,我們見識到人性是何等的深沉悲痛;在表相的行為中有時並非心靈底端的真正意圖,於是乎「人」這樣的動物就變得更加複雜起來。
本片雖然只有八十九分鐘,但卻是值得一看再看的佳片。是一種新的思維與手法,也帶給觀眾另類思索的空間與反思的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