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


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里(Christopher McQuarrie)
主演: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蕾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 )
美國 / 2018年 / 148分 / 輔導級
任務出錯後與時間賽跑,阻止鈽元素落入恐怖份子手中、引爆全球核子危機…

◎ 劇情簡介     

  無政府主義的首腦所羅門‧連恩被捕後二年,他的組織餘黨重組「門徒」開始僱傭兵,其首腦為約翰‧拉克。而拉克已經從挪威核武器專家尼斯‧德布魯克取得三個鈽小型核彈。伊森接獲指令必須截回這三顆核彈。

  但因為同伴路德被搶,伊森為了救同伴而導致三顆核彈失去蹤影。為了彌補這個錯誤,伊森打聽出拉克在巴黎欲與白寡婦在慈善晚會中見面,誰知還是與一名門徒在廁所內打鬥,雖制服對方但卻無線索。伊森決定以自身假冒是拉克,雖差點與白寡婦的哥哥起衝突,但總算有了眉目。而在出發前,中情局局長埃莉卡史隆突然要一名探員沃克跟隨而去。而在巴黎的追擊中,又出現伊森以前的同事伊爾莎也介入追逐,原來英國情報局要她刺殺連恩,否則會將她法辦。

  情況愈來愈複雜,白寡婦邀伊森到倫敦交易,但局長慢慢發現伊森其實是約翰‧拉克,派隊長艾倫前去支援,不得已伊森將連恩劫走,然後要班吉假冒連恩,果然引出真正的拉克,原來拉克正是探員沃克。

  身份被揭穿的沃克,在史隆派員圍剿後,沃克刺死艾倫後逃走,伊森一路追逐,但沃克向他展現伊森前妻茱莉亞的相片,意思是說伊森若苦苦追逐,他將對茱莉亞不利。

  眾人在連恩頸上放置追蹤器,果然發現連恩與沃克逃亡至克什米爾的一個醫療營,他們立即猜測出,連恩想在此引爆兩顆小型核彈,企圖污染錫亞琴冰川、巴基斯坦、印度以及中國水源,如此將一舉危及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企圖達到無政府主義的目標。

  而在醫療營,伊森卻遇見了茱莉亞與她的丈夫-擔任醫生的艾瑞克。沃克終於按下計時倒數,然後搭直升機離去,伊森也及時上了第二架,兩架直升機在空中開始纏鬥,為的是要奪取沃克手中的啟動器。而另一方面路德在茱莉亞幫助下慢慢剪掉所有引線,而班吉與伊爾莎兩人與連恩展開另一場的搏鬥,為的也是要找到第二顆核彈。最後終於制伏連恩,於是在最後一秒鐘,才同時剪斷最後一條線。核彈果然沒有爆炸,因為伊森也在最後將沃克甩下山谷,並在最後一秒中解除按鈕……。

◎ 劇情分析

  在電視影集的時代,「虎膽妙算」是相當高收視的一部電視影集,尤其片頭的任務交代之後,錄音帶會自動燒毀,然後一群特工就展開行動,搭配的當然是依然在電影中呈現的主題曲。

  或許這個架構就是讓觀眾感興趣的,雖然過程並無多大區別,但為何好萊塢敢出大錢,一而再再而三地續拍?這當然是電影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訊息。

  電影是一個擅長包裝的影視工業。六0年代曾有一部轟動的愛情影片「愛的故事」,其實也不脫離一般人熟知的故事。敘述一名女大學生愛上了富二代,但男方家長因門戶之見而拒絕,女主角最終得癌症而死亡……。

  這樣的故事不知已經演過多少次,但為何在六0年代演出之際會如此吸引觀眾?這就是所謂的「包裝」。第一、以當時最有名的男女明星擔綱,第二、第一次將男女談戀愛場所的背景放在大學裡面。第三、請當時最有名的編導,第四、請最有能力的作曲家來寫主題曲。於是在當時達成了極大的轟動。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愛的故事」幾乎已為人所淡忘,而至今依然讓人記得的是主題曲「愛的故事」,這首歌已經成為經典,也是每位樂迷都能朗朗上口的一首歌,至於影片以及其他早就被人遺忘了。

  「虎膽妙算」雖是舊作,但好萊塢卻融入了現代社會很多的元素,另外當然是至今依然魅力十足的「阿湯哥」,雖然已有些年歲,但體力與外表與年輕時並無差別,所以每一集的上映都絕對有其勝算。以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本片的預算是1.78億美元,而票房收入是7.91億美元。

  這就是好萊塢的一貫作法,敢投入將近兩億的資金,但公司絕對會有一名精算師,早就將影片的結果做了完整的報告,這一點台灣是無法作到的。

  台灣現今唯一的輔助影業者是所謂的「輔導金」,但其評議的標準很容易陷入人多嘴雜的情境,似乎無法直視台灣電影病窠之所在。希望將來會有更多的年青人投入電影的製作,透過對3D動畫的應用,再加上培育更多的創作人才,相信台灣的電影終有一日也能與好萊塢的影片並駕齊驅。

  「全面瓦解」的取景是以世界許多有名的城市當背景,其實這也是影片的一種行銷手法,甚至遠赴克什米爾,這在現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做到。雖然也可用特效先行將場景拍攝,但地標的拍攝卻是絕對真實的。

  台北的101大樓就曾被好萊塢相中,但卻被當局拒絕,雖然表面上是台北市政府,但101大樓其實有其股東結構,應該有其困難之處。後來「不可能的任務」立刻將場景移到澳門拍攝。

  或許有這樣的經驗,後來的法國導演盧貝松來台拍攝「露西」,台北市政府學乖了,以第二預備金一千柒佰多萬資助,以期能讓台北這個城市(包括國旗)能夠讓世界的每個人看見,當然「露西」這部影片銷到大陸去,究竟要如何處理畫面中的「國旗」?那就不得而知了。

  「全面瓦解」當然也不會忘記處理男女感情的問題,伊森的妻子茱莉亞因為受到威脅,伊森不得不與她離婚,並且將她安排在一個隱密的地方。而克什米爾卻暴露了茱莉亞的行蹤,此時的她已投身國際救援組織,而她的丈夫艾瑞克是一名醫生,也被說服跟她一起在克什米爾難民營工作。

  伊森在這種情境與前妻見面,是相當難過與傷感的,但他似乎沒有流連在男女情感糾葛的迷戀中,雖然他是如此的愛著茱莉亞,但他的命運似乎已經被既定了,因為他面臨的永遠是世界的危機,如果他像以前與茱莉亞退休,最終依然還是被迫回到面臨危機挑戰的危險中,伊森的性格已經被影片命定在其中。

  前軍情六處的女特務伊爾莎,曾要求伊森一同歸隱,但伊森已經了解自己的命運,他唯恐再發生與茱莉亞一樣的事而拒絕,但其實兩人是絕對有著相互吸引的條件,透過「全面瓦解」的敘述,伊爾莎應該了解實情,而她也必須選擇一條與伊森能夠常相遇的工作。

  「全面瓦解」的打鬥場面甚多,這也是本片的一大特色,這方面好萊塢其實已經不會輸給香港的武打片。由於資本龐大,每一場其實都可搭景處理。譬如在巴黎白寡婦的慈善大會的洗手間,便是搭景拍攝,光這一場便耗去了將近十分鐘。而下水道以及街上的機車狂奔,雖然在別的影片也常看到,但伊森逆向狂奔在巴黎街頭的畫面,依然還是令人振奮。

  其實觀眾心知肚明,在最後一秒一定會完成任務,但為何依然還是願意買票入戲院?真正的原因是觀眾是在享受伊森全部的過程。有趣的是,整部影片中幾乎很少看到伊森吃東西,反觀國片吃飯的場景其實是少不了的,伊森並非神仙,但他吃東西的場景是融不入影片的。

  一貫快速的節奏與調性,深深地吸引著觀眾的目光,而這些全新設計的動作與背景,正是好萊塢影片的絕活,這也是好萊塢影片成功的地方,而這一點也似乎可以提供文化部有關單位參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