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落語夢想家(もういちど) (His Master's Voice)

導演:板屋宏幸
主演:林家大平、富田靖子
日本 / 2017年 / 100分 / 普遍級
描述落魄單口相聲家與萍水相逢的一家人,交會出深刻緣分,笑淚交織人情溫暖電影…

◎ 劇情簡介     

  一八00年的日本,幕府時代即將結束,而在中年才突然想成為一名落語家的泰平,靠著妻子在家幹活養育孩子,卻不幸發生大火,導致妻兒全部喪生火窟。傷心又失志的他,只好暫時住到下町的長屋,將自己自囚在一間小房間之內。

  隔壁的松次郎是一名漁夫,他與妻子阿政生了一個兒子貞吉,貞吉在老闆的店中只能擔任擦地板的工作,要再過兩年才能擔任侍童,但貞吉因受同儕欺負,以致不太願意講話,透過房東的介紹,他們用五百文錢請泰平說段落語,以便啟發貞吉的生活應對。

  原本不答應的泰平,經不起松次郎夫妻苦苦哀求,終於答應演了一場,沒想到竟引起貞吉強烈要學「落語」的願望。老闆考量之後,答應貞吉的選擇,但在一個時間內要表演一場讓大家欣賞,若真的有天份,便放他全力投入「落語」的工作,若不行就還是得回來原本的工作。

  泰平教導貞吉的落語,其實都是取材於周遭環境的瑣碎雜事,但透過一個人的表演再加上一支扇子,就能引人哄堂大笑。

  為了增加貞吉的生活經驗,泰平請從未吃過蕎麵的貞吉去吃麵,真正去感受麵條吸入口中的聲音與感受,如此才能在表演中有出色的演出。

  一名叫小菊的女孩,她自己在學三味弦,知道貞吉沒吃過壽司,於是從家中偷米,並由其他歐巴桑贈送的魚片做成壽司,以便貞吉能有更深的體會,而作出更精彩的落語表演。

  小菊偷米的事終於被父親發現了,她被罰禁閉在糧倉內,而在貞吉即將表演的一刻,父親才解除她的禁閉。而一些曾資助貞吉的鄰居、小販與老闆都是觀眾,果然貞吉的表演讓每個人動容而哭泣,但此時貞吉反而求老闆讓他回到原有的工作上,他要去體會更多的人生,如此將來才能成為優秀的落語家。

  泰平似乎也受到激勵,原來師父一直在附近關心他,於是他振作精神,透過這些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他編出許多精彩的「落語」段子。

◎ 劇情分析

  「落語」是日本一種傳統的表演藝術,在最早之前是指專門說笑話的人,然後逐漸演變成說故事的人,有一點像獨幕劇的個人表演,只是「落語」的表演是坐在舞台中央的蒲團上,手持一支扇子可變幻成各種道具。

  落語家在敘述的故事,不管簡單或複雜多線,都必須是一人分飾多角,雖然無法像布袋戲的口音分出男女與各種角色,但落語家都以轉變眼神與面向來讓觀眾了解情節的進展。

  更正確地說,落語家其實更像「弁士」,也就是早期默片時期為影片口述電影的人。我個人從二000年至今也以「弁士」的方式為視障者口述電影,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八百多部之多。

  落語家與弁士不同的地方是,落語家必須也是個創作者,尤其是編劇的能力。這與台灣古早社會上的「王祿仔」(擺攤賣藝及賣藥),他們從開場到結束都必須符合落種、開花、結果三個程序。所謂的結果,當然是觀眾掏錢買物品的時刻。

  落語家除了自編、自導、自演之外,其實也對服飾及背景音樂有著高度的講究,也因為這樣「落語家」便成了日本相當獨特的一種民間技藝與文化。

  中國的「相聲」大部份是兩人一組,這增加了更多的可看性,但其實與落語家是有極大的差異,相同的是大都取材於民間的文化與生活,以極度對比的方式,呈現了人際之間的荒謬與諷刺。

  落語家的呈現雖然有著事先的劇本,但臨場上的表現,卻也是必須有更多的臨場表現,在隨機應變中融入了更多的庶民文化,因此也就更容易獲得一般民眾的青睞,也因為呈現的文化中,代表了當時的社會背景,這種真確的庶民文化就成了更多歷史學者參考的對象。

  當然也有另外的說法,謂落語起源於九世紀到十世紀期間,很多行腳的僧侶為了傳播佛法,大都在人群聚集之所,開始自行編故事來推行佛法,當然也從中獲得些許佈施,這種情形在中國古代也有許多類似的情形,但均以單人的表演為主,更貼切地說即是現代的獨角戲。而在日本這種落語的模式延續了更長的時間,到一八00年之後,慢慢被類似相聲的模式所取代,但日本是個相當重視傳統的民族,落語家的表演始終像「能劇」一樣,堅持傳統與舞台表演的精神,不掺雜舞台的花俏,或其他燈光的變化,端看表演者的臨場精彩表現,雖然也有許多「名劇」被流傳下來,但也有更多的落語家,是靠自己的創作來呈現。

  台灣早期的彈唱,也是有些類同,演唱者手持月琴,可以用各種曲調來吟唱,同時敘述了故事的進展。而這些藝術家大部份都是視障者,他們應該是從小就被訓練教導,加上自己也有表演的天賦,至今尚存的都已經成為台灣的國寶。不過現今在舞台上的表現,大都有其他的樂器伴奏,故可稱之為一人歌仔戲團。

  其實每個人應該都可能成為落語家,因為我們平常的對話就是一種落語的呈現,只要稍加專注及加強一個人講話或動作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其實也都是每個人都熟悉的。在日本並未曾有這種的訓練機構,大部份都是師徒相授,劇中泰平中年才入門學藝,但尚未成名,家中妻兒便被火燒死,心灰意冷下,躲在小巷弄的屋內,而這也促成了貞吉想成為落語家的願望。

  事實上,泰平的師父一直在背後默默的關心他,也知道泰平收的徒弟貞吉有了極佳的表現。此時他才現身在泰平面前,泰平向師父行了大禮,似乎也真正接了他的衣缽,於是振作精神,開始以落語家的表現來呈現給觀眾。有趣的是泰平編的故事,其實都是這陣子他在街坊鄰居的所見所為,他模仿他們,演活他們,泰平終於如願成為一名優秀的落語家,而一直藏在內心的苦痛,也就是妻兒的死亡,也逐漸變成一種救贖。

  據維基百科中的敘述,學習落語大約要二至四年的時間,學徒才有機會登台表演。一般都是在師父演出前,學徒先行登台表演,雖名曰熱身開場,但其實也是逐漸建立自己名氣的時候。

  根據記載,落語家養成大約可分為幾個階段,第一期稱為「前座」,也就是從旁觀察師父如何表演,然後自行練習,直到獲得師父認可,才有機會登台表演。

  第二期稱為「二目」,也就是學徒已經可以參加老師的開場熱身,當然這期間也決定了該學徒日後能否成功的關鍵。

  第三期稱為「真打」,這是當學徒的最高等級,這中間牽扯到表演者的人格、品性與操守,在獲得其他「真打」的認同後,就可以開始授徒。

  由此可見泰平的位階應在「真打」的階段,只是受了家人去世的打擊,讓他意志消沉。但在這個小巷內,他見到這些窮困的庶民,是如此地認真活著,而且活得很精彩,這才促動他逐漸恢復往常的信念,為他自己,也為他死去的親人,他必須成為一名出色的落語家。這也是泰平的真正救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