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劉智泰、伊勢谷友介
韓國 / 日本 / 2014年 / 120分 / 普遍級
禮讚:獲邀 金馬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獲選 釜山國際影展觀摩電影
獲邀 上海國際電影節觀摩電影
當他陷入生命與夢想的兩難抉擇時,經紀人好友澤田仍不放棄希望,並找到聲帶手術界的權威替他執刀…。
◎ 劇情簡介
被譽為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聲樂家裴宰徹,正在德國歌劇院演唱普契尼的歌劇「杜蘭朵公主」,他渾厚的嗓音震撼了現場的觀眾,不僅贏得滿堂彩,也吸引了從日本來的經紀人澤田。
澤田幸之試圖說服裴宰徹到日本打天下,一齣威爾第的歌劇「遊唱詩人」正等待他去征服日本。裴宰徹有些猶豫,原先拒絕去日本,最終經不起澤田的遊說以及他的誠意,於是裴宰徹與妻子到了日本。
在澤田的安排下,裴宰徹的天籟之聲果然征服了日本,引起很大的迴響,同時澤田與裴宰徹的感情似乎在合作之餘也培養出更深厚的友誼。
裴宰徹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百年一遇的好聲音」,但就在所有的讚譽加諸在他身上之際,裴宰徹卻被檢查出罹患甲狀腺癌,聲帶麻痺。在開刀時聲帶神經受損,換句話說,他已經完全無法再站上舞台展露歌喉。
突然而來的打擊,使得「奧賽羅」必須在人員上重新調度。澤田則用更多的心思,為裴宰徹的病症尋求新的契機,並找到日本在聲帶方面的專家一色醫生來為他診治。
一色醫師果然是聲帶高手,他以高超的技術慢慢恢復裴宰徹的聲帶,而且還像一位調音師一樣,必須校正到患者的最佳發音,這種稱為「定位手術」果然讓裴宰徹的聲帶得以改善與痊癒,正當大家慶幸之際,卻又傳來另一個噩耗。
原來手術之後的裴宰徹,一直辛苦努力地復健,希望能早日再度登台演唱,然而裴宰徹知道自己似乎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那顛峰的狀態,於是再度請醫生來診治,這才發現最早在德國因癌症手術時,因聲帶神經斷裂,甚至也拉扯了右邊肺部的神經,也因受到牽連而斷裂,這自然會影響到裴宰徹的高音呈現。
這樣的症狀,似乎連最高明的醫生也束手無策了,而打擊最大的是裴宰徹,他知道自己終生無法再上台演唱了,然而在澤田以及妻子的鼓舞下,裴宰徹堅持於自己的宗教信仰,於是不能在大舞台上呈現美聲,但他依然以聖歌「奇異恩典」與大眾分享。
◎ 劇情分析
男高音或女高音,甚至男低音都是屬於天才型的。換句話說,這種天賦是上帝賞賜的。二十世紀最有名的男高音帕華羅帝,便被戲稱他的喉嚨是上帝親吻過的。
全世界產生最多的男高音在義大利;而最多的男低音都出現在俄羅斯。如果這個資料是正確的,那表示人的聲帶似乎與地理位置和氣候有關係?
其實這也許與歌劇的盛行有極大的關係。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見義大利的小學,他們從小教合唱即是威爾第的「納布果」中第三幕的詠嘆調「飛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以這種普及的現象來看,自然就能夠發展出更多優秀的男高音。
台灣的男高音不多,因為音樂教育並不普及,記得政工幹校音樂系有一位男高音李宗球,他曾經在唱白蛇傳時,受到當時宋楚瑜的賞識,特別送他去歐洲深造,以期為台灣培育出一名出色的男高音,可惜後來李宗球回來,似乎也沒什麼歌劇讓他表現。因此這事就不了了之,也很快被人忘記了。
帕華羅帝的故事是相當有趣的,相傳他在舊金山歌劇院擔任「波西米亞人」的預備歌手,一直輪不到他演出,直到有一天主角因生病未到,帕華羅帝臨危受命,出場演唱,沒想到一炮而紅,從此展開他「天下第一男高音」的生涯。
有趣的是,喜歡吃牛排的帕華羅帝,第一次領了七百元的演出費,竟然去買了一台烤牛排器,帕華羅帝喜歡吃牛排是相當有名的。每次一餐不像一般人一塊的量,而是六塊牛排,有傳聞在他死後負債累累,會不會是吃牛排吃垮的?
帕華羅帝的父親聽說也是一位男高音,但因有懼怕舞台的毛病,只要站在舞台上便唱不出來,因此終生不曾在舞台上表演過。帕華羅帝為了讓父親一圓歌唱的美夢,每次唱完波西米亞人的第一幕結束後,幕後尚有一段必須飆高音,聽說都是他父親唱的。這只是傳聞,不妨當作茶餘飯後的閒談即可。
「上帝的男高音」敘述了韓國名歌唱家裴宰徹由盛而衰,再由衰而勇敢站起的故事。也許是命運使然,上帝既給了他一副好嗓子,卻又狠心地奪回,這似乎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也許就像每個人的一生一樣,有高潮當然也會有失意的時刻。人生如果都是一帆風順,而沒有任何的挫敗,那人會懂得該如何反思,甚至從中領納感恩的真義嗎?
這部影片是日本與韓國合作拍攝的,因此由日本的伊勢谷友介來飾演慧眼識英雄的經紀人澤田。日韓兩國有著太多的歷史情節,然而這部影片卻提供了一些新的方向以及新的思維。
如果沒有澤田這個腳色,裴宰徹可能在失去聲帶的時刻會更加的淒慘,也許再也無法站起,可見所有的事情必須要以「人」的角度來對待,若介入了政治和國籍之間的糾葛,那勢必沒完沒了。
裴宰徹為何會得甲狀腺癌,這是無解的問題,也許是因為過度應用聲帶而致病,但為何別人不會呢?也許是在他唱歌之前,就已經有了致病的因子。生病是人一生中必須勇敢去面對的,裴宰徹雖然最後並未完全恢復以往的水平,但他卻以真誠的聲音去讚美他的上帝,從而唱出「奇異恩典」,這段戲是相當催淚的。
上帝給了你一種天賦,但有一天祂又拿回去了,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呢?一般人從有到無,事實上都是很難受的,但除了難受之外,是否應該用豁達的態度去面對?雖然不容易做到,但卻是人生的必然。裴宰徹在挫敗的面向上,提供了我們極佳的示範與展現,在他最後以「真誠」的歌聲唱出時,反而是比在歌劇院唱歌劇的任何腳色都更令人感動。
聲音在佛法中也屬於十八界的兩界,也就是耳根與耳識。但為何能發聲?這似乎牽扯了一些佛法密意,雖然不能明說,但也能提供修行人一些思考與契入的法門。有時我們用手摀住耳朵而輕輕發聲,便偶爾能理解聲塵在十八界中的運用。
耳根在大腦皮層中負責接收聲塵的內相分,因能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故被稱為具備一千兩百功德。而聲音在藝術領域中,也被稱為四次元的藝術,因為三度空間被超越了,多了一個「時間」。試想著一個問題:如果一波不斷地從山谷中傳來流水聲,在你離開之後,那流水聲到底還在不在呢?
裴宰徹的聲音當然也不是在或不在的問題,他美好的聲音曾經存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個答案難道道還不夠嗎?縱然他無法恢復,但過去留下的痕跡卻已經成為永恆。因為一切都存在心中。
「上帝的男高音」在台灣賣座情形並不理想,但卻不能因此而否定影片的價值。這幾年台灣的影片有「輕薄化」的現象,像這部影片不見得有人願意投資,
其實台灣拍電影的金主都慢慢消失了,也許這是電影的谷底,希望在近期內台灣的電影能夠在世界影壇佔一席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