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櫻老師撰稿
導演:韋斯‧安德森(Wes Anderson)
演員: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
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
傑森‧史瓦茲曼 (Jason Schwartzman)
安潔莉卡‧休斯頓 (Anjelica Huston)
美國 / 2007年 / 90分 / 普通級
描述一對親情疏離、各自遭遇人生難題與低潮 ...
◎ 劇情簡介
懷特曼三兄弟自從參加其父親喪禮後,三個人一年多以來均未曾聯絡。老大法蘭西斯邀約二位弟弟-老二彼得、老三傑克,到印度尋找自我心靈之旅。
彼得在最後一刻趕上火車尾,走過一節節車廂,找到座位,傑克已在車廂內等候,接著老大法蘭西斯滿頭纏滿繃帶也進來,二個弟弟很驚訝哥哥的變化,老大將他發生幾乎喪生的嚴重車禍告知二個弟弟,三人不禁相互擁抱。
三人至餐廳用餐,老大又展現其獨斷專制的習氣,自行幫兩位弟弟點餐。並告訴弟弟們他帶一名助理布蘭登,幫三人規劃此次行程,每日早上會將行程表護貝交給大家。事實上,他私下請布蘭登探查其母親的下落。
彼得告訴兄弟們,他太太愛麗絲已懷孕7個多月,但他還沒心理準備當爸爸。他一直戴著他們父親的墨鏡,用父親的刮鬍刀;老大看到有些不悅,抽出其皮腰帶,要和彼得交換其父親遺物。
傑克拿出其寫好的小說稿給彼得,他躲到廁所邊看邊哭,似乎很感動。傑克女友在其行李箱放瓶香水,致使他更想念她,時時偷聽她留言。而他卻在火車上和美艷的印度女服務員火辣調情。
旅途中火車停駛一個半小時,三兄弟去參觀千牛殿,沿途三人分別採買不少東西,老大買孔雀羽毛及電源轉換器、老二買條蛇、老三買防蟲辣椒噴劑後,匆忙趕上車。未料中途火車切換軌道錯誤致迷路,又停駛,老大拿三片孔雀羽毛分給三人,並告訴弟弟們此行主要目的是尋找失聯的母親,三人分別將孔雀羽毛放地上用石頭壓著,對天地祈願早日找到母親。老二買的蛇跑出來被列車長發現,認為三人違反規定,將三兄弟趕下車。
三人拎著大大小小行李,走到一條河邊,看到幾個小孩正乘竹筏過溪,突然間竹筏翻覆,小孩們全落入水中,三兄弟急忙跳下水中搶救孩子們,惟其中一小孩救上來已回天乏術了。彼得很難過未能及時救活,抱著孩子屍體回到他們的村莊,村裡人感謝三兄弟的義行,邀請他們參加該小孩的葬禮。看到印度式葬禮,不禁令他們回想起一年多前父親的葬禮,三人決定繼續坐火車找母親。
三兄弟再搭火車至北印度喜馬拉雅山腳下一修道院,找到了他們的母親,但短暫相聚後,母親又再次不告而別。
◎ 劇情分析
本片三兄弟所搭乘的長途火車,實際上是根據在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所創造出來的,這條鐵路在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歐美觀光客,如同片中的三兄弟,到世界屋脊進行心靈之旅的夢想列車。
三兄弟在父親的葬禮後,已過一年多的時間彼此沒有見面、或電話連繫。在歷經一場嚴重車禍差點喪命的大哥法蘭西斯,受傷甦醒後,感受到弟弟們存在的重要性,因此邀請弟弟彼得和傑克來到印度,規劃三人探索自我的心靈之旅,並希望找回昔日的兄弟情誼。
老大其名義上是來趟心靈之旅,其實質目的卻是想藉此到山中的修道院尋找沒參加父親葬禮的母親。他有個神秘貼身助理,為他隨時規劃行程進度,還為每張進度表加上護貝,顯見他的規劃是「不容被更改的」,凸顯其獨斷行徑,令二個弟弟相當不滿。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旅行時難免會有意外插曲,當然也會有摩擦爭吵,甚至連原本以為會一路順暢到底的火車,也因為軌道切換錯誤而迷了路,更不用說是否能夠隨時隨地掌控自己的定位了。
老二彼得眉宇間透露敏感脆弱還外帶孩子氣,連看小弟寫的短篇故事都要躲在廁所裡流眼淚,再戴著父親墨鏡裝冷靜,還會在旅途中不顧後果而大買特產,增加行李負擔。他有個即將出世的孩子,但孩子氣的自己卻還不能夠面對跨入另一個成長階段的現實。他參與旅行是為了暫時逃避當爸爸的責任。
老三傑克留著鬍子,一派瀟灑地遊戲人間,在火車上和美艷的印度女服務員火辣調情;事實上其心理寂寞的很,一直想念著前女友,在車上不時偷聽她留言,他也無法釋懷一年前父親葬禮上發生的事情,只能靠著寫虛構的小說來療傷。他早買好回程車票,隨時準備脫隊離開。
片中故事有一半的拍攝場景在火車上,也是三人相約碰面的地方,一年皆未連絡,三個長相迥異、個性更是大相逕庭的親兄弟,彼此間互不信任,突然擠在這火車的小包廂內,彼此的差距就都顯現出來。這是部溫馨喜劇,當中三兄弟因在火車上發生的搞笑、爭吵事情,迫使車長叫他們中途下車。
三兄弟情感默契的轉捩點是彼得沒能夠救回那位溺水的印度小孩那一刻開始。當他們把死去的印度男孩送回村裡,看到小孩父親充滿感情與愛憐地把精油塗抹在孩子身上時,臉上的表情彷彿陷入一種若有所思的狀態。
男孩的火葬開始,電影也倒敘回一年前,三兄弟趕去參加父親葬禮的路上。在黑頭轎車行駛的途中,彼得竟然提議先去車行取父親的車。在車行時,三兄弟還為區區一只皮箱而拉扯爭執。到底父親的死,對他們還說是一種未竟孝道的遺憾,還是瓜分遺產的開始呢?
此對照在印度的這場葬禮,當他們看著熊熊烈火漸漸將屍體燒成灰燼,接著骨灰餘燼慢慢地沒入河水時,似乎更能夠純然地去感受死亡這件事本身的意義,思考著生與死的界限,究竟現在、過去與未來,這些生命中的每一刻,是建築
在什麼基礎之上,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當生命就這樣消失,彼此又擁有什麼?
歷經此事後,三人從彼此互有心結與防備(爭眼鏡、皮帶、車子),變得願意打開自己的心胸,允許默契交融,為對方著想,並開放地接受彼此的選擇了。兄弟之間終於不再有秘密:老大拆開了繃帶直接面對自己的脆弱與傷痕,老二不再逃避即將有孩子的事實,而老三也不再辯解小說的虛構性。這證明要讓人們團結起來,讓他們攜手經歷一場觸及生死,即足以探究生命本質。
原本已打算離開的三人,決定回頭找尋母親。在母親的引導下,靜默無語的冥想觀照中,其心靈真正地接軌在一起。眼睛與語言是人類溝通最不可靠的兩個媒介。用心溝通,才會看到更多從前看不到的事情。在那安靜的時刻裡,三兄弟生命中的人、事、物,在同一班大吉嶺特快車上,輪番出現。以前他們眼中只有自己,但在那一瞬間,已經看得見別人。
人生好比是一次搭車旅行般,而所遇到的親友們,都在不同時間因緣搭上此列車旅行,要經歷無數次上車、下車,時常會有事故發生;有時是意外,有時卻是刻骨銘心的悲傷。事實上,每個人不必有什麼憂愁或負擔,很多時候這些煩惱都是我們自己強加在自己肩上的。每一個明天都是嶄新的一天,不要讓過去拖住未來。唯有拋開過去的行囊,才能躍上開往未來的下班列車。
本片可看作是一部公路電影,全片充滿濃濃的印度風情,音樂、畫面、氣氛,豐富繽紛多彩,看完就像真的去了一趟印度似的;此類電影,其通常隨著路程的進展,讓觀眾除了一邊欣賞沿途風光外,也一邊看到主角心境上的轉變;其終點都不是原先設定的終點,不論失落、釋懷、或柳暗花明又一村,其重點都在過程,和經歷了這趟旅程之後自身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