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Chicken With Plums)

導演:文森‧帕蘭德(Vincent Paronnaud)
   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
主演:馬修‧亞瑪希(Mathieu Amalric)
   瑪麗亞‧德‧梅戴落(Maria Medeiros)
法國 / 2012年 / 92分 / 保護級
禮讚:獲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伊朗最知名的小提琴手阿里汗,一次和老婆吵架摔壞了心愛的小提琴…

◎ 劇情簡介     

  這是一個有關伊朗的小提琴手納沙阿里的故事。從小納沙阿里就是一個不守體制的人,任何學校犯規的事一定跟他有關,反觀他弟弟阿布迪卻是個循規蹈矩的人,校長曾在朝會上批判納沙阿里;也同時讚揚阿布迪是一名好學生。
   
  納沙阿里其實是一名藝術家性格的人,正確地說,他為了演奏小提琴,生活上各種瑣碎的事都能棄之不顧,所幸從小女同學法蘭姬就一直喜歡他,而母親精準的見解也看出,只有法蘭姬是最適合納沙阿里。於是在一陣巡迴演出回來後,母親便要納沙阿里娶法蘭姬為妻,儘管他表示並不愛法蘭姬,最終還是結了婚,並生了一女一男。
   
  事實上,納沙阿里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中,與秀麗的依蘭認識了,依蘭的父親經營藝品店,為了認識她,他專程去買了一個不能使用的古董鐘,但當納沙阿里去見她父親時,父親卻認為藝術家不可靠,婉拒了這場婚姻,最後依蘭在父親的主導下嫁給了一名軍人。
   
  婚後的納沙阿里常常為生活與妻子大吵,妻子必須養家,遂在外工作,而小孩則要納沙阿里照顧,但納沙阿里通通送往岳母家,託她照顧。因為他始終認為,藝術家應將所有精力,放置在藝術創作中。只是在一次爭吵中,法蘭姬憤怒地把納沙阿里的名琴砸碎了。
   
  納沙阿里曾拜名師學琴,一直苦練到師傅認為已經出師為止,這才把以前師傅留下來的名琴轉送給納沙阿里。沒想到,名琴一下子就被法蘭姬砸碎了。雖然妻子很懊悔,但為時已晚,納沙阿里先找密爾薩,但琴的品質無法達到他的要求,千里迢迢去雷什特找胡山先生,但花了大錢卻因抽了鴉片而疏忽,回來依然覺得離他理想甚遠。於是,納沙阿里決定以死來表達藝術家的執著,他想了很多自殺的方法:臥軌、跳崖、槍殺、安眠藥,但都覺得不甚理想,於是他決定長臥在床上,靜待死神阿茲萊爾來臨,而在第八天死亡之前,過去所有的往事一一浮現,而他也重新想起,曾在街上遇見依蘭,只是依蘭卻假裝不認識他,這讓他傷心欲絕,而納沙阿里也在這兒,重新思索了真正讓他不想活下去的理由。只是一切均似流水已東逝了。

◎ 劇情分析
   
  電影之所以很迷人,是因為導演的各種敘述風格與面向,常會帶給觀眾不同的趣味觀點。「依」片的故事,其實就如故事大綱所敘述的那麼簡單,但透過不同的交錯呈現,看似平淡的故事就變得活躍起來。
   
  最令人激賞的是,透過意識流對未來的預測,但也許這是真實的情境;也許也只是一種假設,總之因為有了預測說詞,便使得故事的層面多了一些厚度。如納沙阿里的女兒,到最後竟然是賭場高手,雖然只是聯想,但如此快速而具體,倒是其他影片所未見。
   
  本劇所採用的風格手法,也是多樣而獨特,除了傳統的電影敘述,也夾揉了卡通及舞台劇的手法,主要是改編自瑪嘉‧莎塔碧同名的繪本作品。在海闊天空的想像中,卻呈現了一個嚴肅的話題「死亡」。
   
  納沙阿里在古琴被妻子砸毀之後,決定尋死以明志。但這個念頭,在阿里而言,其實是相當模糊的,因為古琴既失,但尚可在其他地方買到更好的琴。他兩次買了琴回去,但很快就發現,音色不如他想像中的美。其實這與琴並非是直接關係,而是納沙阿里的心情,縱然古琴未毀,相信他也無法演奏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因為真正讓他傷心喪志的,是他再度遇見依蘭,只是這名昔日的愛人,卻表示完全不記得他。
   
  納沙阿里自此便陷入愁雲慘霧中,再加上名琴被毀,這間接地促動他不想茍活的念頭,但他永遠不會知道,依蘭在否定認識他之後,在轉角便暗飲泣。因為父親的反對,使她不得不嫁給軍人,在伊朗或土耳其,軍人的地位是相對高超的。但失去了摯愛,生活再怎麼優渥,其實只是徒增哀傷罷了。
   
  全劇的主軸,其實是納沙阿里放棄自殺後,決定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來臨,而在這八天當中,生命的過往便一一浮現在眼前。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其精彩之處,當然也有在某些時刻的困頓。如果認知清楚,自然會體現這正是生命最可貴之處。
   
  不只藝術家必須孤芳自賞,而把自己想像成宇宙的中心,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從事創作,但這不都是每個人的自我嗎?當一個人看待這世間時,都是從自身的觀點,來看待世界了,順了己意則萬般歡欣;逆了己意就可能事事煩惱。如果了解每個人都是如此,就能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從佛學的角度來看亦是如此。一個人的心量,常常是他見道的印證,但過程如何暫且不提,而最終共同的體現則是生命從出生到死亡都是美好的。
   
  納沙阿里將自己一生,濃縮在這八天之中,雖然死意甚堅,但當死神出現時,他卻開始有了更多的惶恐。既然怕死,這表示世上還有他留戀的地方,所有的一切,在那當下就顯得相當令人懷念了。不管是親人或依蘭,雖然一切都已過去,但曾經擁有就是一段回憶。世上所有一切,全不脫離這樣的原則,只是在一切都過去之後,我們該面對的態度是什麼?
   
  死神與納沙阿里的見面,突顯了人生的荒謬性,如果想死是一本初衷,在死神直接面對時,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他一直期待的事,原來也不是這麼堅決,因為人生實在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砸壞的古琴與失去依蘭的愛,對納沙阿里而言,都是無法再掌握的事實,但那一樣,才是真正讓他想拋捨生命呢?其實嚴格地說,這是沒有答案的。就算依蘭與阿里結合,日後是否也會這般的幸福?這絕對是有待商榷的。
   
  人生永遠在得與失作出不同的領悟與失落,得與失永遠是一體兩面的,得到的到底是什麼?失去的又何嘗失去什麼?看起來矛盾的問題,其實正是統「一」的,一代表了全部的圓滿,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便不再有得的喜悅與失的傷感了。
   
  以電影而言,要敘述這樣多層穿插的結構,是相當不容易的。而整篇的故事背景,是放置在伊朗,更平添了一些浪漫、淒美的氛圍,同時也展露了華麗而動容的視聽效果。當然這與出生在伊朗的導演瑪嘉‧莎塔碧的出身,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自己將生命刻意終止,除了阿羅漢自己滅掉六識之後,進入無餘涅槃,是很少人能做到的。畢竟人活著必然有著我見、身見、我執。想要滅掉「我」,談何容易,雖然這個「我」是虛假的,但因為自我的執迷,便很難能夠輕易地消除自己的生命。
   
  透過納沙阿里的呈現,其實反而呈現了生命的可塑性,可貴性與莊嚴性,也許電影是以談笑風生的姿態來詮釋,但其背後的本質卻不盡然如此。
   
  生命絕對有其必然性,當一個生命來到人間,每個人總是帶著喜悅去面對,生與死是一段因與果的表現,也是一個段落的總結,不管你滿不滿意,其實都是全面的釋放與接受,也就是在這互融互攝中,從而有了可貴的「本在」的領納,當提琴復原,或依蘭回歸,都只是另一種故事的開端,每一種故事都是一個完整,也是一種領納;反之亦是如此。「依」片其實是相當絕妙的佛學電影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