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詹姆斯‧胡思(James Huth)
主演:賈梅‧德布茲(Jamel Debbouze)
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
法國 / 2022年 / 112分 / 普遍級
禮讚:翻拍自 1976 年的法國社會喜劇電影《The Toy》,由法國喜劇
泰斗──賈梅德布茲飾演被買下的玩具「薩米」一角,億萬富
翁「菲利普艾蒂安」則是由兩度榮獲凱薩獎影帝的丹尼爾奧圖
來飾演法國瘋狂喜劇《The Toy》再翻拍,《玩具當家》惡作劇
無極限!「獨臂影帝」賈梅德布茲再挑大樑,遭富豪買回家
當「玩具」!
◎ 劇情簡介
艾蒂安集團的總裁的妻子安娜死了,在肅穆的葬禮下完成儀式,從此總裁菲利普蒂安便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唯一的兒子亞歷山大似乎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雖然菲利普對亞歷山大百依百順,但父子兩人的心靈世界卻愈來愈遠。
薩米是個樂天的人,他與妻子愛麗絲居住在巴黎的郊區貧民區內,妻子雖然已懷孕,但面臨自己公司集斯巴克即將被艾蒂安集團併吞,她不得不與同事一起參加抗爭,不幸的是薩米因為失業在家,為了下一代他只好去找了一個夜間警衛的工作。
薩米萬萬沒想到自己上班的公司是艾蒂安集團的旗下一間百貨公司,半夜摸魚時,竟然被亞歷山大為了選玩具而半夜打開百貨公司,正巧被抓個正著,但薩米的反應過於違反常理,任性的亞歷山大硬是指定薩米是個玩具,並且是他今晚所選定的玩具,於是薩米就這樣成為「玩具」。
當然薩米不答應,但菲利普答應他給與極高的報酬,就這樣薩米被當成玩具禮物裝在大禮盒中,送至亞歷山大的房間。
從此薩米與亞歷山大日夜在一起,因為薩米的不按牌理出牌,反而讓亞歷山大更離不開他,而薩米在亞歷山大的住處發現這裡的甜點是由師傅自己做的,味道可口是他從未嚐過的,於是半夜偷偷打開冰箱大吃特吃,並且還
準備裝滿全身口袋,不料竟被半夜沒睡的菲利普發現,這位老闆知道這是人類的通病,但此時薩米卻指稱菲利普過於僵化,不管是認同或否認,都是一樣的表情,身體自然沒有溫度,故兒子亞歷山大與他漸行漸遠。薩米教導他如何擁抱,這使得菲利普的人生改觀了。
但因當時薩米扮成玩具被傳上網,一時間薩米成了眾人嘲笑的對象,便躲至亞歷山大的「樹屋」內,在此之前薩米送亞歷山大一本『樹上的男爵』這本小說,這一切變成菲利普與兒子亞歷山大的和解,此時愛麗絲即將臨盆,菲利普也加入眾人的行列中,並且決定取消集斯巴克集團的併購案,而亞歷山大則成了薩米女兒的教父。
◎ 劇情分析
這是二○二二年法國的喜劇電影,由詹姆斯.胡斯執導,賈梅.德布茲與丹尼爾.奧圖主演。但這是翻拍於一九七六年法國導演法蘭西斯‧韋伯的經典電影Le Jouet。這是一個讓人產生興味的劇本,也曾在一九八二年第二次翻拍,導演是美國的李察唐納指導The Toy。
一個有趣的故事,才會受到三次拍攝的詮釋,這也就成就了這齣故事不朽的傳奇,而它正是來自法蘭西斯.韋伯的原著的「The Toy」。
第三次由獨臂影帝賈梅.德布茲挑大樑,凱撒影展的影帝丹尼爾.奧圖主演的對手戲,實在令人嘆服,以幽默又不落俗套的呈現方式,表現了兩種極端對比的戲,使得觀眾從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思考方式,從而思索出人類價值的分野,對人性有了嚴謹的批判。
真正的有錢並不見得就能稱得上富有,如果什麼都能用錢買得到,為什麼無法買到妻子的生命。雖說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的過程,但面對生死,卻也不是用錢能買得到的,由於這種突然來至而導致無法做抉擇,就更顯得貧富並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課題,由此更引發了父子之間的心理衝突,菲利普從表相上去評估一切,他掌握了很多人在金錢上的生殺大權,但卻無法給自己兒子一個真確的擁抱。
亞歷山大表相而言,他擁有常人無法擁有的富足,但缺乏愛使他成為一顆永遠也無法成熟的蘋果。於是他什麼都能任性,看到警衛薩米覺得有趣,於是堅持把他當作玩具買下來。
在眾人以為薩米嬉笑怒罵的表相外,其實也有他難堪的一面,每天面對債臺高築的困境,妻子愛麗絲也面臨未見面的孩子即將到來的訊息,而他卻沒有什麼作為,愛麗絲的公司也面臨被併購的命運,但愛麗絲不願對命運低頭,她決定加入抗爭,由她住的社區,我們立刻感受到這是一群被貧窮掌握的人,只是他們比常人多一點不服輸的精神。
薩米是有點兒對生命不在乎,但命運讓他與這對父子相遇,自然在冥冥中,上天有了啟示,在相互評比時,自然呈現了貧與富的差距;另外一方面也呈現富與貧各自的不足。
亞歷山大的世界自然讓薩米目瞪口呆,周遭一切完全是薩米所未曾接觸的,但很快地,薩米就顯露出他的世界也正是亞歷山大所欠缺的。
三個人一起吃飯的桌子相當有趣,如果相聚是為了聯絡感情,那麼隔得那麼遙遠豈不是適得其反?但其實這也是有錢人的任性與傲氣。桌子長度比薩米家中的客廳還要大,一點也無法讓人表現溫度,那父子之間的隔閡就愈來愈遙遠了,但菲利普無法發現,他認為一切問題其實都可以用錢解決,就有如將薩米買下當作兒子的禮物,他不認為這跟平常的買賣有何不同。
人之所以存在,最重要的是個人尊嚴,唯識學裡說,人都是有尊嚴的存在,甚至從自己的主觀意識來看,你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甚至宇宙是由你的意識產生的,人有多偉大,端看他思想的寬廣度。雖然嚴格講這並不是意識的問題,而是生出意識的阿賴耶識。
薩米還是有惰性的,而正因為是這項缺點,造就了他的命運,也引起亞歷山大的重新看待。因為每個人對他都是畢恭畢敬,這也就凸顯了薩米的不一樣。薩米的「真」便是他最偉大的資產。
為何會造就這不一樣的人生?除了我們出生之前就帶來的習氣種子之外,今生外在的環境必定會對我們有所影響。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邂逅在一起,除了因緣,也必定帶有一些啟發。其實這類種子在每個人身上都能發現,只是自己有沒有機緣去發現,有些人渾渾噩噩過一生,怨嘆自己一生中毫無機緣,其實只要靜下心來,這個世界將為你而暫停,儘管你自己並不是那麼偉大,但這也只是心態的問題。
菲利普就算擁有全天下的財富,但卻連自己兒子的心也摸不著邊,甚至他感受到兒子的心愈來愈遠,而他不是真的不關心,只覺得兒子離他愈來愈遠。而每一次完成兒子購買的心願,他就以為已盡到當父親的責任,菲利普可以掌握這個世界卻無法掌握兒子的「心」。
心的問題是可辨證的,但認真追索你會發現它竟然是浩瀚無邊,我們以為是抓到了,卻發現你要掌握的心卻在遙遠的天際。人的一生似乎只在這方寸之間,看似容易,但卻是一個值得我們終生去探索的議題。
沒有人能掌握任何一個人的心,其實自己的心就很難掌握了,在不同的階段,我們作不同的揣測,到最終依然無法真正了解這個心。「玩具當家」並不如表相這樣單純,他借用了兩個完全對立的心,相互參究之後雖然有了世間的答案,但事實是離真相還是遙遠。
然而「玩」劇已經兼具了它的任務,起碼是給了我們世俗的答案,但卻也因之而使真相愈加模糊,若我們分清楚「世間法」、「出世間法」之間的區別,自然能體會到那熾然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